
(香港文匯網記者馬靜、郭瀚林、凱雷 實習記者黃佳賢 北京報道)9.3抗戰閱兵倒計時,我們親歷報道四次大閱兵,感受尤深。1999年世紀大閱兵、2009年國慶60周年閱兵、2015年勝利日閱兵、2019年國慶70周年閱兵,回顧四次閱兵歷歷在目,作為此次閱兵報道組記者,馬靜、郭瀚林、凱雷特別期待這次抗戰勝利80周年大閱兵,凱雷說,我們已經和首都民眾在長安街附近現場觀看空中梯隊的「綵排」並做了現場報道,可以說,「我們已經親歷了五次大閱兵」!「這次閱兵三次演練圓滿成功,而且演練過程更注意不擾民、更便民,當我在首都核心區域觀看強大的空中梯隊超低空飛越,和歡呼的民眾一次次『數飛機』,『尋找殲15T、殲20、殲35』,感受到的是中國海陸空軍事力量跨越式集成發展,感受到祖國的強大、人民的自信,當今世界動盪不安,單邊霸權挑戰國際,中國93閱兵傳承抗戰精神,將是保衛世界和平的壓軸力量」!
手簽閱兵證 半個世紀 社會與軍隊同步信息化智能化跨越式發展
憶及第一次報道閱兵,是1999年國慶50周年世紀大閱兵,難忘報道閱兵綵排後,凌晨三點走在空曠的長安街上,感受到街道還在震動;第一次登上天安門城樓臨時觀禮台親眼目睹99式坦克霸氣出場,周圍美國法國韓國記者一片驚呼;當凱雷領到2025年80周年第五次報道閱兵活動的媒體證,對比前後相隔半個世的閱兵,最感慨的是當年領證一刻,「1999年閱兵報道證件上我的名字,所屬機構香港文匯報五個字,都是記協工作人員手寫的!」當記協工作人員當着我的面簽發閱兵證件時,很驚喜,當時的感受有點像唐僧要去求取真經領到度牒時的欣喜,「作為香港媒體,我有證了,可以登上天門安城樓,直接觀察大閱兵!」

如今,對比抗戰80周年新證件的電子芯片信息化的高度集成,感受到社會的發展與軍隊同步,短短四分之一世紀,同樣實現了信息化、智能化的跨越式發展;當拿到2025年證件的一刻,對比外媒,香港媒體證件下方有着分外鮮明的「紅色長城」標識,感受到祖國對香港的守護,「國家強大,香港才會繁榮」!

99式坦克等亮相 親歷58報道 感受到揚眉吐氣
1999年國慶50周年大閱兵,被譽為「世紀大閱兵」,當我們站在天安門城樓西側觀禮台,看到炮塔方方正正的新型99式坦克從長安街駛過,身邊的韓國、法國、美國的記者們發出一片讚嘆,可能外媒是第一次見到,比中國記者更為激動。「中國坦克,走進了世界第一梯隊」,凱雷說,「當年報道58炸館事件北京群眾赴美國駐華使館抗議遊行,感受到了中國人民對霸權的憤慨,當10.1大閱兵,99式新弄坦克、新型戰略核導彈、飛豹殲擊轟炸機等新裝備紛紛亮相,現場的歡呼、外媒的驚呼,作為一個香港媒體人,我感受到的是揚眉吐氣!」

2009年閱兵 殲10編隊告慰開國元勛 不負人民
2009年閱兵,是國慶60周年大閱兵,凱雷印象最深的空中梯隊。從1999年地面裝備步入世界第一梯隊,十年間空軍迎頭趕上。「當10.1殲10戰機編隊飛越天安門廣場!我情不自禁的歡呼,這是一個標誌性的里程牌,當新中國成立舉行開國第一次閱兵時,飛機數量都不夠,全部飛機都湊不夠一個空中梯隊,根據周總理指示,每組飛機飛越天安門廣場後再重複飛一次!國慶60周年閱兵的同一個地點,不僅出現當時最先進殲10殲機,而且組成編隊,祖國強大了,告慰開國元勛,不負人民!」

2015年勝利日閱兵 殲15戰機首飛 航母形成戰力
整整十年前,中國首次舉行93勝利日大閱兵,凱雷印象最深的是中國空軍力量不斷提升,海空力量第一次在閱兵中得到突出展現。2015年9月3日,多架海軍殲-15戰機組成楔形編隊,飛越天安門,接受檢閱,這是艦載機受閱梯隊第一次亮相大閱兵。「飛鯊來了!」凱雷印象最深的就是殲-15戰機,2009年國慶60周年大閱兵前,殲-15艦載機首飛,實現了我國艦載固定翼戰鬥機從「0」到「1」的突破;閱兵不是走秀,是戰力的展示,殲-15當年未能亮相2009年天安門廣場,6年後實現了,標誌着艦載機已與航母一同形成有效戰力!
凱雷印象最深的是這十年間,殲-15戰機的發展史就是中國空軍力量跨越式發展的一個縮影。

短短一年後,2016年年底,殲-15隨遼寧艦航母編隊出第一島鏈,赴西太平洋海域展開遠海訓練;2020年7月,殲-15首秀夜間夥伴加油,進一步提升了部隊全天候作戰能力;2024年10月,遼寧艦、山東艦編隊在南海某海域首次開展雙航母編隊演練。殲-15組成楔形編隊飛過雙航母編隊上空;2025年7月,新型戰機殲-15T隨山東艦訪港,全城轟動,一票難求,「中國殲-15戰機升級了,這意味着中國第一艘航母福建艦將要入列」!
東風-41亮相 20年從地面第一到戰略第一 感受到軍改的威力
2019年戰略打擊力量集中亮相,在核威懾體系當中,東風-41備受期待。國慶70周年閱兵,「我們集中報道多次閱兵綵排演練,發現有『大傢伙』出現在長安街,在當年記者招待會現場,我們接受媒體訪問時,就講到希望看到東風-41導彈出場!」凱雷形容當東風41出場的一幕,「國慶70周年當天,我們目上不轉睛一直盯到最後,真的是最後,東風41戰略導彈壓軸出場,世界為之一震動,社交媒體上一片驚歡與歡騰」。國慶70周年大閱兵,在32個裝備方隊中,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作為壓軸裝備首次公開亮相,東風-41作為戰略核力量的中流砥柱,讓中國擁有了戰略制衡、戰略懾控、戰略決勝的重要力量。

「東風快遞,使命必達,不能拒收!」當時社交媒體上的軍迷的讚嘆刷屏,可以說「2019年國慶閱兵,是戰略打擊力量的第一次集中亮相!」凱雷說。 「東風41,無疑是戰略打擊力量中的『撒手鐧』,從1999年坦克99躋身世界地面裝備第一梯隊,二十年後東風-41躋身世界最先進導彈第一梯隊,這種跨越式發展,感受到了軍改推進國家軍隊現代的的強大動力與威力!」
本周三大閱兵 期待殲15T 殲35亮相 福建艦早日下水入列
對於即將舉行的抗戰勝利80周年大閱兵,凱雷已經領取了80周年紀念活動的記者證,步入新聞中心,發現新聞中心郵政擺放着兩款戰機模型,分別殲20和殲35。「這個小細節,既是80周年慶祝活動的氣氛的烘托,更讓我們對這次80周年大閱兵有了更高的期待,那就是包括中國最先進的戰機,世界最先進的海陸空力量將在93當天集中展現,當今世界動盪不寧,霸權國家挑戰國國際和平的情勢又有所抬頭,中國海陸空軍力將是保衛世界和平的壓軸力量!」

「抗戰80周年,記者凱雷帶你看九三閱兵」的頭圖登上了香港文匯網首頁,記者在梅地亞新聞中心製作的一期視頻中給出了媒體人的期盼,「期待世界最先進的戰機,殲15T、殲35亮相大閱兵」。此刻,新聞中心正舉辦歷次閱兵圖片展,香港文匯報記者在圖片展現場,視頻播報歷次閱兵,引來不少媒體圍觀。凱雷和其他媒體交流時介紹,「十年前,飛越天安門的殲15編隊,配備在遼寧艦;2025年7月,殲15T隨山東艦訪港,全城轟動,有一幕細節令人感動,就是香港市民當天登艦參觀時,不巧下雨了,大家紛紛躲在殲15T機翼下避雨,當時的海軍軍官與士兵還紛紛拿出雨衣給艦上的市民,那溫情的一幕令人難忘!」「很多香港同胞紛紛表示,『有國才有家!祖國的強大,才是香港穩定繁榮的最有力的保障!」
相關閱讀:
香港市民在殲15T下避雨 冀最溫情最有力量的戰機飛向首都天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