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主創與觀眾分享幕後故事。 香港文匯報記者胡永愛 攝
●王丹妮與伍允龍笑談拍攝趣聞。香港文匯報記者李薇 攝
●《營救飛虎》取材自真實抗戰歷史。 主辦方供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薇、胡永愛)電影《營救飛虎》近日官宣定檔9月3日於內地上映。昨日導演兼編劇劉浩良攜主演韓庚、米切爾·霍格、陳永勝、王丹妮、伍允龍等出席深圳路演。劉浩良表示影片取材於真實歷史,講述東江縱隊港九大隊一段鮮為人知且令人動容的抗戰故事,伍允龍與韓庚致敬英雄無畏。

談及拍攝初衷,導演劉浩良指「在大部分與香港有關的歷史書裏都會提及這個(營救)故事,它最打動我的一點在於,它不只是講殺出去,更是講活下去的故事。」

劉浩良:所有人都是英雄

「我們拚死拚活打這場仗,不就是為了讓下一代能平平安安過日子嗎?」影片中三家姐(王丹妮飾)這句樸實無華卻飽含深情的台詞,讓不少觀眾眼眶泛紅。劉浩良強調電影意在尋找出口,而非展示傷口。劉浩良認為,今日的平安源自當年每一位無名英雄的努力,大勝利由無數小勝利組成,小勝利也很關鍵,「在那個特殊年代,所有人都是英雄。」

影片取材自東江縱隊營救盟軍飛行員的真實抗戰歷史,講述1941年12月25日,香港淪陷於日寇鐵蹄之下。在長達三年零八個月的黑暗時期,東江縱隊港九大隊成為唯一持續抵抗的武裝隊伍。孤懸敵後的他們多次成功襲擊日軍據點,截擊運輸隊伍,成功營救包括遇襲美軍「飛虎隊」隊員在內的數十名盟軍飛行員與國際友人。

預告中,米切爾·霍格飾演的美軍飛行員遭日軍俘虜受辱,韓庚飾演的中國共產黨潛伏人員「歡少」協同港九大隊戰士陳永勝、王丹妮、韓陌、伍允龍等突破封鎖,於極限48小時內完成營救任務並成功脫險,拚死將重要情報送往盟軍,扭轉戰局。

為真實還原1944年香港的烽火歲月,劇組在深圳坪山區1:1還原紅磡、灣仔街景,同時深入大鵬海蝕洞取景拍攝。導演劉浩良透露,史實上故事發生於香港西貢海至大鵬灣間,但因當代香港難以切合上世紀四十年代場景,故選在深圳的坪山區和大鵬新區進行拍攝。伍允龍飾演東江縱隊游擊隊長「單刀」,坦言父母曾前來探班深感震撼,精心搭建的場景讓演員更易入戲,真實感強烈。

韓庚雕琢「歡少」掙扎

韓庚飾演潛伏於日本高官身邊的中共地下黨員「歡少」,韓庚表示「歡少」只是一個代號,是無數無名英雄的一個縮影。為演繹角色,他與導演共同設計人物細節,如「歡少」的慣用「假笑」及常說「幹活」,表現長期在敵營自我麻痹的心理及任務壓力。韓庚從進組即在鞋裏放小石子,時時提醒自己,在行走跑動的時候要帶出槍傷後遺症的感覺。韓庚表示,「『歡少』這個人物也很立體,他說的『幹活』有兩層意思,一方面是他每天都在做着麻木、煎熬的事情,一方面幹活等同於活下去,活下去就會有希望,有更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