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嚴鍇華)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新界鄉議局等機構和團體昨日在西貢北官坑村七聖古廟舉行抗戰紀念碑揭幕典禮。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致辭時表示,特區政府不同部門正在全港各區多個抗戰遺址進行修繕保護工作,設立紀念碑和資訊牌,緬懷先烈的偉大功績,弘揚愛國精神;他隨後在社交平台發帖,形容要將抗戰遺址轉化為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組長李慧琼亦指,期待特區政府修繕完成後,將這些抗戰遺址對公眾開放,讓更多市民學習和緬懷先輩的抗戰精神,讓年輕一代得以正視歷史,認識與我們血脈相連的民族精神。
除了陳國基和李慧琼之外,特區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新界工作部副部長孫學偉、中央政府駐港國安公署聯絡局副局長謝志祥、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辦公室副主任朱秀峰、新界鄉議局主席劉業強昨日亦有出席典禮。
港辦系列教育活動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
陳國基致辭時表示,藉着抗戰勝利80周年這個重要時刻,特區政府正舉辦一系列紀念和教育活動,進一步提升市民,特別是年輕一代的家國情懷和民族認同。
他強調,牢記歷史經驗和教訓,不是為了要延續仇恨,而是要喚起大家對和平的珍惜和堅守,以史為鑑面向未來,共同珍愛和維護和平。
陳國基之後在社交平台表示,全港各區有多個不同類型的中共抗戰遺址,當中大部分坐落於北區、西貢區及離島,包括港九獨立大隊秘密活動基地、港九獨立大隊情報交通總站舊址、秘密大營救中轉站、烈士墓地等,具有重要的歷史和紀念價值。
他並指,特區政府高度重視遺址的保護、保育,並全力以這些遺址為歷史載體,開展豐富多樣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藉抗戰勝利80周年,政府相關部門已在不同遺址展開修繕工作,並在可行的地點設置紀念牌匾或資訊牌,介紹相關的抗戰歷史。
「近年來,鄉議局聯同多個愛國愛港團體推動設立紀念抗戰英雄的設施,這些設施讓本地抗戰故事得以保存和流傳,讓更多市民尤其是年輕一代得以正視歷史,認識血脈相連的民族精神。」李慧琼說。隨着特區政府對全港多處抗戰遺址進行修繕,李慧琼期待未來有一個完整的地圖,讓更多市民去到不同遺址學習先烈的勇敢抗爭精神,特別希望年輕一代透過先輩的足跡重溫這段歷史,利用本地的史實,充實愛國主義教育,讓他們明白香港和國家的命運從來密不可分。
劉業強表示,早前向行政長官李家超提交施政報告建議書,當中倡議在西貢、沙頭角和大嶼山設立抗戰文物徑,串連區內抗戰遺址和村落,整合歷史資源打造具文化與愛國教育意義的紅色旅遊路線,同時建議在北部都會區興建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及抗戰博物館,結合新田科技城,形成「創科+文旅」在香港發展的新領域,全方位說好抗戰故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