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亞太應急計劃和破產業務主管合夥人何國樑(左)、仲量聯行香港主席曾煥平(右)。香港文匯報記者曾業俊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曾業俊)香港商業地產持續受壓,多家中小型發展商陷入債務危機。仲量聯行香港主席曾煥平接受訪問時預計,今年本港商業地產市場將繼續下行,目前最大困難是隨商用物業貶值,銀行因不良貸款風險迅速累積而收緊商業地產按揭甚至凍結信貸,令投資者難以敘做按揭承接物業,加速物業價格螺旋式下降,導致市場陷入惡性循環。他認為本港銀行體系穩健,建議特區政府適當降低銀行存貸比率以「放水」,同時可考慮主動承擔措施所帶來的風險,盡量釋放流動性,讓市場得到紓緩。

據仲量聯行最新數據顯示,本港甲級寫字樓的租值與資產價值已重返15年前水平,當中租值比2019年次季高峰期跌41.2%,資產價值比2018年末季最高位跌54.7%。至於商舖方面,其租值及資產價值分別時光倒流至22及21年前,兩者較2014年第三季最高峰跌72.2%及72.3%。曾煥平預計,今年全年甲級寫字樓租金將跌5%,資產價值跌5%至10%;而今年內商舖租金及資產價值料將齊跌5%至10%。

避免市場陷入惡性循環

對於目前本港商業地產市場面對的最大困難,曾煥平坦言「市場的惡性循環非常嚴重」,首先市場因利息高企、樓面供應過剩、空置率創新高、租金連年下跌及地緣政局未明等不利因素,導致商用物業的收入及估值不斷下降。而銀行的商業地產債務普遍缺乏流動性,現時資產品質惡化導致貸款價值比(LTVs)和違約風險迅速上升,迫使銀行採取防禦姿態,例如追收業主按揭差價,甚至大幅減少商業地產市場融資額度、加大上調按揭利率或拒絕發放新貸款。買家難以敘做按揭入市,形容他們「想買都借唔到錢」,只能動用現金或借貴息,嚴重限制了商業地產市場的潛在交易資本,最終迫使投資者退出市場或要求大幅折讓購買物業,逐漸摧毀投資信心,並加速商用物業價值的螺旋式下降。

他續指,商業地產危機影響廣泛,尤其是分層產權寫字樓市場的投資者;部分商用物業業主面對還款壓力,被迫低價出售住宅套現,輾轉影響住宅市場。目前商用物業持續貶值主要由於市場正面對結構性挑戰,即使減息亦難以提振,只會令業主「舒服啲」,但未能解決根本問題。他直言「市場內卷得好嚴重」,目前並無新方法和新資金,而市場正追逐小額或昂貴的資金,令現時市場只剩下用家或要求大幅折讓的買家入市。要改善市場基本面,首先要提升需求令租金重上,從而帶動價值回升,惟這需要一段時間復甦。

港銀具充足風險承擔能力

為突破目前商業地產市場的惡性循環困局,曾煥平認為特區政府需要想辦法在市場、銀行及投資者三方面取得平衡。他強調,香港銀行體系健全,即使商用物業繼續貶值,本港銀行亦相當穩健。他認為,香港銀行的存貸比率是世界上最安全之一,因此建議特區政府適當降低銀行存貸比率,為商業地產市場釋放流動性;政府亦可考慮主動承擔由降低存貸比率所引致的風險上升。

德勤亞太應急計劃和破產業務主管合夥人何國樑亦表示,目前香港發展商的債務惡化情況仍處於初期階段,企業向債權人尋求延期還款,或繳付現金同意費以獲部分豁免。惟他預料本港商業地產的債務危機在短期內難以改善,雖然中小型發展商「爆煲」規模有限,未至於動搖本港銀行體系及經濟根基,但會嚴重打擊市場氣氛及投資者信心,而市民有見倒閉潮頻現亦會減少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