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似心
公廁,總予人骯髒、惡臭、濕滑的印象。有些人極度抗拒上公廁,深感生理功能會被堵塞。公廁的衞生狀況,其實是反映一個社會的文明水平,以及政府的管治能力。
公共衞生環境措施愈受重視,愈反映政府當局對市民的愛護程度。當然,也展示出負責的清潔工人是否敬業樂業。
最近備受注目的公廁是北區公園的女廁,有一位網民在社交平台發照發帖表示︰「在北區公園的女廁內清潔姨姨擺放了十多束鮮花,而且定期替換,廁所也抹得既乾淨又漂亮。」樓主說她有一段時間失業了,怕家人知道,便早出晚歸扮作上班去,實質是到了這個公園流連和看書。她說:「入到廁所,見到啲花冇咁難過。」「這曾經是我安心之所。」「應該要加人工給這位清潔姨姨。」
從圖片所見,廁內窗明几淨,一瓶瓶膠樽插了不同植物,有除臭味的虎美蘭、籃色的雛菊、艷麗的彩雀花等等,較一般人的家居洗手間更舒服,難怪樓主的心情也因而轉好,也在這裏想通了問題,找人幫忙解決,「否則我可能已經了結了自己!」
網民看到這個帖文和照片,都對這位清潔姨姨大加稱讚,異口同聲地要加以表揚。清潔廁所並非一件輕鬆的事,很多人都視之為厭惡性行業,社會上缺乏公德心的人很多,公廁就常被弄得髒臭不堪,要長期保持清潔又談何容易。
這位清潔姨姨肯定是位善良的工人,她用心去面對自己的工作,也以之為榮,把工作場所視之為家,把公廁牆磚和地面抹得反光潔淨,還經常替換鮮花,相信她自己也工作得心怡神悅,樂在其中。自己有工作滿足感,也讓使用者感到享受,分享到她的心意。
一位廁所清潔工不以工作為低下,不惡糞便的髒臭,化腐朽為神奇的精神,除了影響樓主,對我也有很大啟發,人生無論遇到多大的逆境,面對着多令人難過的現實,只要本着善良和樂觀,改變思維方式,足以扭轉境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