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馬曉芳 實習記者黃佳賢 北京報道)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抗戰老兵記憶肖像作品展」近日開幕,集中展示攝影師郭海鵬歷時二十餘年創作的150幅抗戰老兵肖像作品。101歲的新四軍老戰士陸錦榮和夫人唐潔率全家觀展,一張張抗戰老兵肖像觸動昔日抗戰記憶,陸老非常期待即將舉行的九三勝利日閱兵,「閱兵揚我國威、揚我軍威!」據悉,展覽將持續到9月15日。

在展覽期間,記者遇到101歲的新四軍老戰士陸錦榮和夫人唐潔率全家一起前來觀展。陸錦榮,1924年出生,1938年,14歲的陸錦榮參加新四軍,相繼擔任勤務員、通信員。1939年,他被編入新四軍第1支隊第2團,這支部隊因屢立戰功被譽為「老虎團」。陸錦榮隨部隊與敵人英勇作戰,曾經歷過與敵人交火後7名戰友壯烈犧牲的場景,至今難忘。攝影師郭海鵬透露,陸錦榮、唐炎二人戰友情深,可謂抗戰「親兄弟」。2017年他為陸錦榮、唐炎等四位新四軍老戰士拍攝的合影中,現在僅有陸老健在。照片中的人物還有唐潔的二哥唐炎、二嫂盛林、三哥唐本。唐潔說:她和陸錦榮就是二哥唐炎介紹的。
據介紹,此次展覽展現「除了勝利一無所求,為了勝利一無所惜」的抗戰老兵精神,通過影像再現抗戰老兵的精神風貌,包括萬海峰等紅軍老戰士、東北抗日聯軍老戰士、八路軍老戰士、新四軍老戰士肖像,年齡最大的107歲,最小的88歲。他們是新中國的奠基者,是中華民族浴火重生的重要見證者。一張張定格的面孔,不僅記錄了他們的年輪與風霜,更折射出他們曾經馳騁沙場、捨生忘死的崢嶸歲月。
唐潔出生在一個有八個兄弟姐妹的家庭,父親曾是資本家,但大哥早年在復旦大學參加地下工作,並帶領全家投入革命,從資本家家庭轉變為革命家庭。她大哥不僅帶領兄弟姐妹們參加新四軍,還影響母親積極支持革命,「我們的家也一度成為革命地下工作的據點」。她母親原本沒有文化,卻因子女參軍、抗美援朝而自學識字,努力給孩子們寫信回應,最終成為當地有名的「光榮媽媽」。
展覽現場牆上整齊排列着肖像作品,每一幅作品旁都配有簡短的文字介紹。本次展覽的攝影師郭海鵬用二十餘年的時間奔赴全國各地跟拍抗戰老兵。郭海鵬向記者展示了他拍攝的一組老兵敬禮的照片,「他們大多數人都是參加過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在閱兵車上的老戰士。」照片上老戰士們的面龐上有戰爭留下的疤痕,也有歲月刻下的皺紋,眼神中有曾經的堅定與無畏,也有對當下和平的深深眷戀。他們中的大多數曾經默默無聞、鮮為人知,但他們用自己的青春換來了今天的和平歲月。郭海鵬說,抗戰老兵的面容是時代的刻痕、民族的記憶,更是精神的豐碑,「讓我們在這個特殊的年份裏,通過這些珍貴的肖像作品,向抗戰老兵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也向歷史許下最莊嚴的承諾:銘記、感恩、傳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