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九即將攜手綠葉劇團,呈現西九創作人系列節目之一——《山海經》第一部曲《山川命》的終極版演出《山川命·終章》。說是終極版,乃因為去年10月該作品就曾呈現階段式演出,獲得不俗口碑。擅長形體劇場的綠葉劇團將東西方不同的表演藝術源流相融合,潛入中國遠古故事中尋求靈感,以當代視角重新解構《山海經》的狂想世界。在創作者們打造的奇想之旅中,觀眾將跟隨王子丹朱一起,尋山問山;亦反觀自身,叩問人生大道之所在。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尉瑋 圖: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提供
綠葉劇團藝術總監、本劇導演黃俊達說,20年前自己就買了《山海經》,當時讀來,只覺畫很美、生物神奇,至於文字,「古」得超出了認知範圍。到了近年,機緣巧合下再翻開書,卻有了很多神奇的想像。「怪獸到底是怎樣的呢?裏面的怪獸,有些吃人的夢,有些會吞食人的慾望,這樣看來,這些怪獸的存在挺好的哦。」他笑道,「也許是人長大了,覺得周圍的世界很容易會很負面,作為創作者,我能怎麼去做呢?很多時候,我們很難靜下心來,如果能給大家一個空間,安靜一下,關照一下自己人生的歷練和面對的困難,那就好了。這個是我的初衷。」
叩問人與自然的關係
他想帶大家重新走進《山海經》,在這部上古奇書中,尋找一些根源,問自己一些問題。但如果只是把《山海經》的世界描述一遍,不會讓這個作品有這麼特別的質感。
特別,首先在文本。黃俊達請來作家米哈,一起琢磨劇中的故事,從《山海經》充滿想像的奇詭世界開始,最終卻猶如續寫了原作的旅程。不務正業的王子丹朱尋到山前,卻發現山神已去,決心救回死山。他帶着《山海經》上山下海,途中得妖獸襄助,卻誤釋封印、喚醒惡神,並捲入巫師們的陰謀……
好奇幻的旅程。但黃俊達想說的,是慾望之苦。「我們有時會負面,會矛盾,是因為我們想追求某些東西,如果沒有這些所求,瀟灑自在,就不會有這些困苦。但是人生離不開這些慾望。怎麼可以讓慾望的追求,通過一個人物來呈現給觀眾?要說這個,便不能不講人與自然的關係。在我看來,很多時候我們想自己想得太多,不會想到我們身處的地方與自己的關係,或者自己與大自然的關係。我們便重回到這個主題。」
在他看來,丹朱的旅程,是找山的靈魂,也是找自己的靈魂、自己的使命。「對照回城市中,也是人們要如何面對及珍惜自身的處境,不管好與不好,都要思考如何前行。」
黃俊達說,人們喜歡把《山海經》看作某種神話,他卻將其看作「傳說」,「沒有足夠的科學考證,卻長時間口耳相傳。」拉開時間的跨度,這些傳說故事散落在不同地方,混雜、再發展,有了各種想不到的變化。「《西遊記》、百鬼夜行、印度梵劇中的某些故事,甚至是Pokémon,其實都和《山海經》有關係!」他笑,「那麼當下,我們是否可以續寫這個傳說?希望引導當下的人,重新了解我們的文化。」現在AI是熱潮,但他坦言自己不想往未來世界的方向中去,反而想往回看,挖掘前人留下的話語。「不管最後能達成什麼結果,這個過程本身已經非常有啟發。」他說。
融合多種表演藝術流派
演出質感的特別,還在其形式。
在去年10月作品的階段展演中,黃俊達在西九自由空間細盒中打造了一個「半戶外」的劇場。細盒向外的玻璃門被打開,觀眾看着舞台,也看着背景中的香港都市,聽見車聲人聲、風聲與雀鳥聲。露天平台上設置了燃燒的火爐,入場前所有人需要經過火爐才到室內,脫鞋觀賞演出,充滿了儀式感。而演出本身,演員們藉由不同形體語言的運用,展現出一具具張力十足的身體。氣息凝聚,能量以舞台為圓心放射,觀眾感受到的是一種「震盪」。
即將登場的終極版演出,又經歷了近一年的打磨與進化,將融合日本舞踊、印度梵劇、本地紮作編織傳統與現代偶戲,以多元的身體語彙帶領觀眾進入《山海經》的世界。
在黃俊達看來,要講一些傳說或者是古舊的故事,傳統表演藝術源流中有着豐富的元素。「比如梵劇2000年歷史,能劇700年,戲曲能追溯到元代。舞蹈與音樂也是,它們最容易喚起共鳴,很能給我們提供表演素材。」他亦分享,綠葉劇團一直嘗試跨文化、跨界別的創作,「從《落花流水》開始,我們去世界不同地方演出,觀眾會覺得,這個劇到底是中國,日本,還是印度?很難分。這種融合可以讓我們再進步。傳統戲劇已經有非常強的韻味了,那是否當下可以經由創作,讓表演藝術再進化,並帶更多不同年齡的觀眾去認識傳統的重要性呢?」
而《山海經》中的怪獸們,則讓不同流派的表演藝術有了各自展現的契機。
「不同怪獸有不同質感,例如窮奇,就由梵劇的演員來主理。當不同表演流派透過身體去呈現怪獸的時候,很棒的是,我不用再依賴一些具體的服裝,而是經由身體的狀態和聲音的調子已經在展現。我們還探索很多用聲音的方式,因為劇中涉及到說書人、怪獸、不同身份階層的人,皇族、平民……有很多種聲音的呈現。」
演出在今年6月曾受邀前往秦皇島阿那亞戲劇節演出,令人驚喜的反饋是,「觀眾覺得說,怎麼廣東話那麼好聽!因為有種音樂性。好像我們是重新再去『聽』中國的文化,那種底蘊很吸引他們。」黃俊達回憶十多年前創作《孤兒》,特意用普通話來演出,去內地巡演時老被吐槽「普通話怎麼那麼差」;現在以廣東話演出來展現真正的自我,卻發覺,語言其實完全不是障礙。「因為舞台上不是只有語言,我們很強調身體要有一種張力。」他分享這次創作,有着長達超過一年的訓練期,演員要經歷包括形意拳、梵劇、能劇、日本舞踊、偶劇、非洲舞、紮作等訓練。一個單元三個星期,周一至周五,強度非常大。而最終的效果,他笑言「很誇張」。「那種經過洗禮的身體的狀態,很少在亞洲或者香港的演員身上看到。」他說,當演員抱持極大的熱情,而身體與精神都「all in」的時候,會迸發出極大的吸引力。
我們拭目以待。
西九文化區×綠葉劇團:《山海經》第一部曲──山川命·終章
日期:9月7、8、10至13日晚上7時30分,9月13至14日下午2時30分
地點:自由空間大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