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月,張純如第一次到訪邵子平家。在紐約Rye邵子平家中餐廳,邵子平(左)將聯合會有關南京大屠殺的資料與張純如分享。

「尊敬的邵先生:感謝你寄給我南京大屠殺中文和日文文獻資料的複印件。你知道我如何能獲得中國大陸、台灣地區和美國的倖存者名單嗎?」1994年12月7日,張純如向邵子平發去郵件,請他幫助收集南京大屠殺的史料。2023年5月,邵子平將整理舊物發現的幾封與張純如的往來英文電子郵件打印件,直接寄給香港文匯報記者。對張純如為寫有關南京大屠殺的書而求助聯合會,邵子平喜出望外。他對香港文匯報說,「我們那個時候非常希望有年輕人用美國人所理解的英文敘事來寫南京大屠殺」。邵子平說:「我們看到張純如來,都很興奮。理由是第一她年輕;第二她有朝氣;第三,她是一個有深度的調查型記者。」

郵件敲定的尋證行程

1994年12月22日,張純如在郵件中給邵子平發去自己準備去華盛頓及紐約查閱有關南京大屠殺歷史資料的行程計劃,計劃中的旅行時間安排集中在1995年1月。張純如寫道:「如果你有任何朋友可以在華盛頓、紐約或紐黑文(最好是在國家檔案館和耶魯大學附近)為我提供客房,請盡快告訴我。」

「總的來說,我欣賞你的主動接近我們的想法。聯合會商量過了,我們很高興你能在南京大屠殺歷史研究上與我們合作。」邵子平在1994年12月23日回覆張純如的郵件中寫道:「聯合會的吳章銓博士(哥倫比亞大學)研究了哈佛燕京圖書館和耶魯大學圖書館的資料。耶魯大學神學院圖書館不僅有貝茨、福斯特等資料,威爾遜博士的檔案也在那。我們有關於南京國際安全區的資料列表,是傳教士的參考資料,你可以根據列表親自去查閱。因此你的行程可能會改變。我會為你尋找住宿。」

「謝謝你的兩封郵件。我們欣賞你的想法和努力,因為到目前為止,你似乎是第一個對這段歷史感興趣的年輕一代作家,即抗日戰爭:1931-1945年,特別是南京大屠殺。」1994年12月28日,邵子平再發郵件回覆張純如。他積極提供幫助,寫道:「你有作為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成員的傳教士名單嗎?如果你需要,我可以傳真給你。我擔心你的財務狀況,因為你要飛來飛去獲取信息,我們會嘗試從華盛頓的朋友和耶魯大學那裏找到住宿機會。」

1994年12月29日,張純如回覆郵件給邵子平:「尊敬的邵先生,我沒有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傳教士的名單,如果你能傳真給我,我會很感激。關於我的財務狀況,不要為這次旅行的機票擔心,因為我已經積累了大量的飛行里程,所以這次旅行機票是免費的,唯一緊迫的事情是在紐約、華盛頓、紐黑文獲得住房。如果你能找到願意接納我的人,我可以在出發前通過電話與他們聯繫。」

1995年1月,在紐約查詢資料的三周時間內,張純如均借宿於邵子平家,每天開他的車往返耶魯大學圖書館查詢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