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飛 立法會議員 教聯會副會長

2025年,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香港舉辦了系列意義非凡的抗戰勝利80周年展覽。這些展覽不僅是對抗戰歷史的回顧,更是對香港社會愛國精神的一次深度激發與凝聚,在香港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

這些系列展覽人氣火爆,每日觀展人數超萬餘人,創下近年來大型主題展覽的新紀錄。其中,「銘記歷史 珍愛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型巡迴展覽」於8月22日至29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其間共吸引9.28萬人次入場,435個團體參與。「萬眾一心 維護和平—紀念抗戰勝利八十周年展覽」則於8月27日在香港歷史博物館開幕,持續至12月15日免費向公眾開放,展出183件抗戰文物,包括8件國家一級文物。「風雨同舟 共建和平—粵港人民抗戰勝利八十周年展」於8月29日在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開展,並持續至2026年7月8日,展出約40件/套抗戰文物和約150張歷史照片 。眾多市民扶老攜幼前來參觀,展廳內人頭攢動,人們認真觀看每一件展品、每一段文字介紹,沉浸在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中。

各展覽主題緊扣銘記歷史、珍愛和平,全方位呈現抗戰歷史。從日本侵華的纍纍罪行,到全民族抗戰的英勇抗爭;從香港在抗戰中的特殊貢獻,到中國戰場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緊密聯繫,都一一展現。「銘記歷史 珍愛和平」大型巡迴展覽通過4個主題展區,以近400米展板、570張圖片以及近5萬字文字資料,搭配沉浸式體驗裝置、視頻影像及實物展示,生動再現歷史場景。「萬眾一心 維護和平」展覽則通過7個部分,全景式呈現民族解放戰爭的壯闊歷程。這些豐富的展覽內容,讓觀眾深刻感受到抗戰勝利的來之不易,激發了香港市民的愛國熱忱。許多市民表示,通過展覽更加了解先輩們的英勇事跡,對國家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一位居港澳籍人士看到展覽中呈現的舊照片,因其祖父曾參與二戰,內心深受觸動;還有旅美華僑專程為展覽來港,希望未來能舉辦更多此類展覽,喚醒民族意識。

愛國愛港是主流價值

此次展覽的成功舉辦,彰顯了愛國愛港主流價值在香港堅實的社會基礎。香港回歸後,隨着國家認同感的不斷增強,愛國愛港成為香港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展覽期間,社會各界積極響應,眾多團體組織參觀,充分體現了香港市民對國家歷史的尊重和對愛國精神的傳承。特首李家超期望香港市民通過這些展覽,更全面、更立體地認識抗戰歷史;政務司司長陳國基邀請市民特別是青年朋友參觀展覽,緬懷歷史,珍視和平;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強調銘記歷史、感悟抗戰精神對激發愛國情懷的重要性。這些都表明,特區政府高度重視愛國主義教育,積極推動抗戰歷史的傳承與弘揚。

在「愛國者治港」新階段,香港社會政治環境發生積極轉變,展覽便是這一轉變的生動體現。行政長官李家超、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周霽等眾多重要官員出席展覽開幕禮,體現了對展覽的重視。更值得一提的是,特區政府三司十五局公務員積極預約、如期觀展。他們的參與,不僅展示了特區政府部門對愛國主義教育的積極態度,也為社會樹立了良好榜樣,帶動更多市民關注和參與到展覽中來,生動呈現了新階段香港嶄新的政治氣象。這種自上而下的積極參與,有助於凝聚社會共識,推動香港在愛國愛港的旗幟下不斷向前發展。

傳承愛國精神

對於香港青少年而言,這些展覽是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堂。香港青少年軍講解員李曉楺負責部分展區講解,她在講解過程中深刻體會到士兵們的付出,也讓更多同齡人通過她的講解認識抗戰歷史。展覽通過豐富多樣的形式,如復原場景、互動遊戲等,吸引青少年的關注,讓他們在參觀過程中,更加直觀地感受歷史,從而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和國家觀,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這對於培養香港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確保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香港舉辦的抗戰勝利80周年系列展覽,在回顧歷史的同時,也為香港社會注入了強大的愛國精神力量。通過展覽,香港市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國家歷史的厚重和愛國精神的價值。在「愛國者治港」的新征程中,這種愛國精神將繼續凝聚香港各界力量,推動香港不斷發展,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未來,香港應繼續加強愛國主義教育,舉辦更多類似有意義的活動,讓愛國愛港的主流價值在香港深深扎根、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