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鑲寶石帶銙

錘鍱鏨刻、花絲鑲嵌是金器製作常見工藝。而金與珠寶和玉的結合,開始流行正是始於明代。到明中後期,皇家和諸侯王使用的首飾中,鑲嵌珠寶類明顯增多,且相當精美,這與鄭和七下西洋,將東南亞地區盛產的寶石帶回國內是分不開的。考古發掘中,無論是北京定陵、湖北梁莊王墓都曾出土過大量的明代鑲嵌寶石飾品。在明代金頭飾製作中,錘鍱工藝是基本技法之一。其利用金的柔軟性和可塑性特點,反覆錘打使其延伸成片狀,然後根據需要製作各種形狀和圖案。鏨刻是錘鍱工藝中最重要的步驟,負責鏨出飾品表面的裝飾紋樣。

在鏨刻工藝中,對於工具有很強的依賴性及創新性。花絲鑲嵌中的累絲和鑲嵌工藝如今常常並行,其雛形產生於商代,經過三千多年的發展,在元代達到成熟,在明代達到工藝巔峰。花絲鑲嵌中,累絲是骨架,鑲嵌則是裝飾。累絲與鑲嵌交相輝映,共同演繹出精妙的技藝。最常見的鑲嵌方式是「包邊鑲」,能將石面緊緊抱住。運用這項工藝的金銀頭飾,造型立體生動,精緻高雅,與鑲嵌的寶石相映成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