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芷珊)團結香港基金昨日舉辦《跨越體育界限 共建盛事之都》為題的政策報告發布會暨研討會,聚焦於三大關鍵領域,包括發展產業數據、鼓勵公私營資助及培育產業人才,提出10項建議,包括調整「M」品牌表演賽配對基金比例,並設立「Young 」品牌,以引入國際大師賽並投資青少年賽和全國聯賽,另推出人才孵化計劃等。連同報告早前公布的政策建議,包括主動申辦及策劃賽事、提升基礎設施以及推廣體育娛樂,六大領域合共有22項政策建議(見表)。團結香港基金總裁李正儀昨日在發布會上指出,粵港澳三地11月聯合承辦的全運會是一個重要里程碑,為未來大灣區共同舉辦更大規模的綜合賽事奠定堅實基礎。展望未來,應進一步推動香港與內地在體育基礎設施共享、專業人才培養等多方面的合作,從體育拓展至粵港澳大灣區的全面合作交流。
報告提出的第一個關鍵領域是建立產業數據統計機制,並量化產業規模。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可建立產業數據統計機制,由統計處外派統計師,開設文體旅局內部數據統計師崗位,委託第三方機構進行體育產業研究,量化產業規模及細分領域的經濟貢獻和體育盛事的乘數效應,包括衍生的消費額和就業機會等指標。
第二個關鍵領域是鼓勵公私營資助,建議文體旅局設立「Young」品牌,專門資助新穎且具潛力發展為「M」品牌的賽事,資助上限為1,000萬元,並引入具國際規模的大師賽,可吸引較高消費能力的中高年齡群體訪港,除可帶動旅遊,也響應去年施政報告中提出的「銀髮經濟」政策,配對基金比例可設置為「政府1、企業1」。
另外,亦可利用「Young」品牌投資青少年賽及全國聯賽,以提升本地運動員競技水平,同時能促進產業發展並提高經濟效益,政府可牽頭帶動商界支持賽事,故配對基金比例可設定為「政府7、企業3」。至於「M」品牌方面,表演賽商業娛樂性質較重,主要以觀眾入場人數作為成功指標,建議文體旅局縮減配對撥款,配對基金比例由現時1:1調整為「政府3、企業7」,預留更多資金予其他更具潛力的賽事。
盼善用博彩收益支援產業發展
此外,報告提出政府及賽馬會可各自從新增設的籃球博彩和現有足球博彩稅收益中,撥出小部分資金如總淨投注金中約2%,即約4.3億元成立體育產業發展基金,以支援體育盛事、專業人才培育等各方面的發展。至於私營資助方面,則強化「M」品牌核心贊助小組職能,包括增加小組會面次數、定期舉辦商業配對會及研討會、為體育總會提供贊助洽談工作坊等,將其打造成體育總會與贊助商合作的恒常性平台。
第三則是培育產業人才。報告指出,文體旅局可資助「M」品牌賽事主辦方或承辦機構聘請至少一名實習生,進行為期至少兩個月的實習,內容包括賽事規劃、贊助洽談等工作。文體旅局更可與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合作,在現有的「內地專題實習計劃」下增設體育盛事專題,讓學生從內地更高級別的賽事中獲取寶貴經驗。
此外,文體旅局亦可擴展「退役運動員轉型計劃」,將受資助機構的範圍從學校及體育總會等,擴大至推廣和策劃體育盛事的私人機構,同時透過補貼和配對,鼓勵體育總會和私人機構聘請退役運動員,從事盛事相關短期工作或兼職。
六大領域建議
(一)發展產業數據
●建立體育產業數據統計機制
(二)鼓勵公私營資助
●調整「M」品牌表演賽配對基金比例
●設立「Young 」品牌,引入國際大師賽
●利用「Young」品牌投資青少年賽及全國聯賽
●善用籃球和足球博彩收益設立體育產業發展基金
●強化「M」品牌核心贊助小組職能
●體育產業發展基金下設慈善子基金,並設立網上平台
(三)培育產業人才
●推出「M」品牌賽事人才孵化計劃
●借助內地賽事為人才創造實習機會
●完善退役運動員轉型支援計劃
(四)主動申辦策劃賽事
●成立常設的盛事辦公室
●訂立盛事目標清單,為主辦單位提供不同程度支援
●策略性地分配盛事檔期,並將各類盛事以組合拳作推廣
●簡化牌照申請流程,並為賽事主辦方提供諮詢服務
●善用現有基建設施,並加強海外辦事處職能作本地及海外宣傳
(五)提升基建設施
●為康文署場館進行系統性評估,制訂修繕計劃
●與私人體育會合作,增加大型賽事活動場地
●逐步簡化啟德體育園的牌照申請流程
●將全運會香港賽區統籌辦公室改為常設機構,大灣區共同舉辦大型綜合體育盛事
(六)發展體育娛樂
●善用青年驛站用地作體育娛樂場地
●協調業界開發及推廣「盛事+」套票
●協調各界善用場地舉辦全城體育娛樂活動
資料來源:團結香港基金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芷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