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本科課程教學)謝堅文透露,截至本月20日,學院共招收了413名學生,本地及非本地生比為51%對49%。今年各課程收生水平均見提升,其中機械工程與電子工程課程的收生成績中位數約介乎27分至29分。在新開設的兩個課程中,工學學士精英課程共錄取39人,文憑試成績平均數約為最佳五科36.8分;至於工學學士與人工智能理學碩士聯合課程則招收24人,成績中位數約為32.5分。
謝堅文表示,在海外進行招生宣傳時發現,學生選擇報讀港大,除了整體教學質素及全球排名優勢外,更着重該校高度國際化的學習環境,近年特區政府大力推動創科,湧現了許多商機與機遇,讓畢業生能參與更多初創企業或科技園項目,這種參與程度較十年前,甚至較疫情前的四五年前都有明顯提升,這些均是吸引學生報讀工程學院的原因。
過往學生若選擇電子工程,基本上只能專注於該領域的學習發展。不過,謝堅文指上述兩項新課程,學生在四年學習期間,在掌握學科知識的同時,可獲得高質量的實習與研究機會,包括參與大學研究項目或校外企業實習體驗,以積累更多元化的經歷。為應對人工智能(AI)急速發展帶來的挑戰,新一代工程人才除掌握傳統工程學的基本知識與專業技能外,更要學會把人工智能用於專業領域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