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方俊明 珠海報道)珠海機場國際貨運口岸27日啟用,並開通首條國際貨運航線,填補了珠江西岸國際航空貨運樞紐的空白。這也是珠海機場在香港機管局斥資約43億元人民幣購入機場35%股權之後,又一發展突破。香港文匯報記者現場了解到,目前,通過港珠澳大橋,可在1小時內實現珠海、香港和澳門機場的快速連接。三地機場將深化合作,發展「經珠港飛」「經珠澳飛」貨運模式,建立完善珠港澳機場「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合作機制。香港物流商會主席鍾鴻興表示,珠、港機場雙方通過股權合作,助力香港機場深入拓展海內外市場。
27日,珠海機場國際貨運口岸啟用並實現首航,首架由順豐航空執飛的國際貨運包機,搭載珠三角各大城市的汽車零配件、3C類電子產品及半成品、鞋類服裝等18噸貨物,從珠海直飛越南河內,全程僅需2小時。順豐航空有關人士表示:「粵西的貨物從珠海飛越南,比繞道廣深至少節省2小時,而且節省10%的物流費用。」
口岸建設到啟用僅用6個月創紀錄
「從啟動建設到獲批臨時開放,該口岸僅用6個月,創下中國民航貨運口岸啟用新紀錄。」珠海市商務局有關負責人說。「這一口岸填補了珠江西岸國際航空貨運樞紐的空白。」廣東省物流行業協會執行會長馬仁洪表示,其投運將為構建珠西國際物流走廊、推動大灣區高水平對外開放提供堅實支撐。
珠海物流發展集團副總經理吳永強透露,結合華南外貿貨源地及珠海「南向」航班成本優勢,珠海機場在口岸臨時開放期間將以東南亞短航程航線為主,打造珠海至東南亞「4小時」航空物流圈;同時開拓1-2條洲際遠航航線,擴充珠江西岸「空中絲綢之路」。未來,珠海機場將探索打造內地連接港澳的貨物集散中心、粵港澳大灣區連接全球的重要物流樞紐。
正引入外國航司延伸灣區供應鏈
目前珠海市正推進與港澳實現更高水平的互聯互通,協同增強三大機場的輻射帶動效應,推動「經珠港飛」「經珠澳飛」貨運模式發展,更好拓展國內國際市場。鍾鴻興對香港文匯報表示,珠海機場國際貨運口岸啟用並實現首航,有利於灣區整個供應鏈的延伸。目前該商會已經在對接協調外國航空公司引入珠海機場,可望率先開通往歐洲、東南亞等地區的包機或國際貨運航線,共同推動灣區航空貨運實現「增量」發展。
鍾鴻興指出,珠、港機場雙方通過股權合作,充分發揮香港機場國際要素資源優勢和珠海機場內地航線資源及腹地空間優勢,助力香港機場深入拓展海內外市場;同時,珠、港機場還可聯動澳門機場,進一步深化三地機場在客貨運、航空產業等領域的聯動合作和協同發展。
據相關測算,通過港珠澳大橋開展跨境陸空聯運,可使電子產品等高附加值商品物流成本降低12%至15%,單票運輸時效提升8小時。據民航部門統計數據,珠港澳機場已形成年超700萬噸的貨運能力,佔大灣區總量的65%,覆蓋全球的航空物流「黃金三角」正加速成型。
港方擬探索「航空打板」前置至珠海
香港文匯報記者了解到,香港與珠海機場將在貨運及航空產業方面加強合作。其中,借鑒「東莞—香港國際空港中心」成功經驗,探索香港機場「航空打板」業務前置到珠海的可能性。同時,借助香港機場在飛機維修領域的深厚積澱,爭取將港方航空維修、零部件配送業務拓展、延伸至珠海,推動區內航空業發展和提升大灣區的整體競爭力。
香港機管局與珠海機場合作大事記
2006年10月 「珠港機場合作」正式開啟。香港機管局與珠海市政府成立合資公司「珠港機場管理有限公司」,合作期限20年,開創「珠海所有、香港所營」託管模式,成為大灣區機場協同運行的早期探索者;當年機場客運量79萬人次。
2023年12月 「經珠港飛」客運項目開通,經港珠澳大橋為旅客提供港、珠兩地機場之間無縫連接的「空-陸-空」中轉服務。
2024年11月 香港機管局斥資約43億元人民幣購入珠海機場35%股權;同時珠港機場管理有限公司對金灣機場的經營管理權延續至2046年;機場2024年客運量增至近1,300萬人次。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方俊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