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戰爭的殘忍聚焦在個人身上,往往是延續數代的傷痛記憶。市民梁太太昨日帶同年幼的孫女參觀「銘記歷史 珍愛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型巡迴展覽」,之所以格外重視這段歷史,是因為梁太太年幼時親睹阿嬤常年以淚洗面,聽阿嬤講述因為爺爺在戰爭中失蹤,無奈只能將其中一名女兒送人撫養,自此母女二人再沒重遇的往事。這份苦痛成為家族烙印,讓梁太太更加認識到國安才能家安的道理,她希望孫輩自小認識歷史真相,在她們心裏種下愛國的種子。 ●香港文匯報記者 康敬
梁太太昨日帶同兩名孫女入場,大孫女即將升讀小學六年級,小孫女還在讀幼稚園,小朋友的好奇心在看到老照片時特別強烈,片中赤腳的孩童、簡陋的住房,令她們心中充滿疑問,這與她們生長所看到的世界不一樣,而且這照片還是黑白的、模糊的。
梁太太參觀後向香港文匯報分享,孫女的提問在情理之中,這也正是她要帶小朋友來看這個展覽的原因,「哪怕她們會有種種不解,但至少認識重要的歷史,我身為長輩有責任教育下一代,銘記我們中國人曾經歷的苦難。」她雖未親歷過戰亂,但對歷史如此熟悉和重視,皆因其阿嬤是抗日史的見證者。
「我阿嬤那代人是經歷過戰亂,她告訴我們,爺爺在戰爭中失蹤。」當年,作為農民婦女在戰亂頻生的年代帶着三名子女討生活,可想而知是多麼困難,萬般無奈之下,梁太太的阿嬤只能將其中一名女兒送人撫養,自此母女二人再沒重遇。梁太太回想家中這段痛心的往事,「阿嬤那時偶爾看到電視或是聽收音機,遇到講戰亂時的妻離子散,都會躲起來偷泣。」
未曾聽過炮火轟鳴的年幼孩童,難以直接感受到當年祖輩的艱難,梁太太說:「這是我們中國人的深刻記憶,下一代一定要知道啊!」就像她的阿嬤當年告訴她那樣,如今她也成為阿嬤,深知有責任將史實口耳相傳予孫輩,她相信潛移默化是一定有用的,她不住地感謝大文集團舉辦這場展覽,「在電視上看到的畫面和現場看黑白照片又是兩回事。」
日軍逼港人兌換軍票 財產歸零
在講述盧溝橋事變的展板前,梁太太邀請大孫女下次去北京,一起到盧溝橋看看;在展示軍票的展板前,梁太太向孫女解釋,日軍強迫香港市民兌換軍票,讓人民的財產一夜之間化為烏有……她向香港文匯報記者分享:「我老爺屋企都有一箱(軍票),我同孫女們講屋企一夜間就沒有錢了。她們見到現在都有這麼好的建築物,難以想像先輩是多麼努力才建設成今日繁華社會。」
小孫女讓阿嬤握着她的手寫「和平」
兩位小朋友或許還不能完全明白平日慈祥愛笑的阿嬤為何在邁入展廳的那刻神情漸漸嚴肅,又望着她們看不明白的黑白照片默默出神,她們雖然懵懂,但卻有着自己真摯的感受。小孫女主動讓阿嬤握着她的手,一筆一劃寫下「和平」二字,又在寫有「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中英勇犧牲的烈士們永垂不朽!」的電子屏幕前,揮了揮手,再雙手合十向前鞠躬,成為了第5,116位獻花者。
「孫女知道看到國旗要立正,行注目禮」
「她(孫女)都知道看到國旗要立正,行注目禮,這些她都懂的,慢慢來。」阿嬤在她身後欣慰地笑着說,現在還看不明白歷史不要緊,但永遠要知道自己是中國人。
據主辦方統計,昨日進場人數達16,800人,觀展團體74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