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玲麗 立法會議員

人工智能(AI)作為新時代發展的重要引擎,推動着各領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嶄新未來。通過AI賦能創新科技、經濟和教育等不同範疇,突破傳統的框架,有助提高效能。筆者協辦了4屆全港普通話朗誦比賽,參賽人數累計超過2萬人,涵蓋幼稚園、小學和中學組別,更設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童和非華語學童組別,讓弱勢社群也能參與其中。

比賽採取AI技術構建全新的參賽和評審模式,參加者須上載作品至指定應用程式後,由AI系統進行評審和分析,既能節省評審時間,又可提供精準和全面的數據,幫助學生更好掌握自身普通話水平,從而有效針對改善不足。此外,比賽的誦材聚焦中華文化元素,例如唐詩三百首、《詩經》、現代散文作品等,有助學生汲取傳統文化精粹及提升語言能力,從而強化國民身份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隨着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教育模式也應與時俱進。特區政府可推行全新AI教育模式,從普通話語言教學層面,善用AI軟件及程式作為輔助教學工具,讓學生使用AI應用程式來學習語言,透過AI應用程式收集學生的語音數據,例如聲母、韻母和聲調偏誤等,分析學習難點及提供個性化指導,從而為學生研發合適的教材套。這樣的學習模式更能突破時間和地域限制,實現隨時隨地高效學習,未來更可拓展至英語、德語、日語等語言教學,全面提升學生的語言學習興趣和成效。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更是軟實力的體現。筆者協辦的AI普通話比賽已推廣至印尼和泰國,其中泰國中小學生中文朗誦比賽更成為中泰建交50周年慶祝活動,逾4,100位學生參賽。比賽不僅提升印尼及泰國中小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認識,激發他們學習中文的熱情,更能促進文化輸出,深化與各國在教育、文化和經濟等領域的合作。普通話作為全球華人的共同語言,在經貿合作、科研交流和旅遊參觀等領域均擔當重要角色,更是開啟「一帶一路」、東盟國家及其他海外地區合作的「關鍵鑰匙」。特區政府須把握新時代機遇,在「一帶一路」、東盟國家及地區加強推廣普通話,以進一步在國際大舞台發揮「超級聯繫人」的橋樑作用,助力傳播中國文化。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體現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積累的知識和智慧。面對時代巨輪的急速轉變,我們應秉持識變、應變、求變的精神,積極善用AI技術賦能文化傳承,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促使文化與創科、教育、經濟產生協同效應,帶動香港經濟向前發展。此外,這也有助大眾加深認識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繼而增強文化自信和國民身份認同,為說好中華文化故事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