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燕 全國政協委員 香港貴州文化交流基金創會主席
下星期三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日。正在灣仔會展中心舉行的「銘記歷史 珍愛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型巡迴展覽」,透過抗戰歷史的交流和事跡分享,表達香港同胞保家衛國、珍視和平的愛國情懷,連日吸引大批團體和市民入場參觀。
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反抗外敵入侵持續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犧牲最多的民族解放鬥爭,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鬥爭。中國人民鐵骨錚錚,以血肉之軀前仆後繼共赴國難,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雄壯史詩,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重要貢獻。今次展覽涵蓋近400米展板、近570張圖片及近5萬字的文字資料,布展形式豐富,搭配沉浸式體驗裝置、視頻影像及實物展示,在展覽中細味80年前的民族氣魄,當可在文字史書以外繪畫出更加真實的歷史圖象。
展覽有兩個突出內容,值得香港社會留意。一是要以史為鑑,銘記先烈為中華民族以至世界和平的付出,反對任何歪曲歷史、美化侵略的行為和言論;二是中華兒女在抗戰展現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民族大義,在世界面臨的挑戰和威脅複雜多變的當下,廣大香港市民需要積極傳承偉大抗戰精神,警鐘長鳴,為國家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和平發展,貢獻香港力量。
在抗日戰爭時期,香港是抗戰物資轉運的通道,並一度成為抗日救亡運動中心。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在香港淪陷期間一直堅持抗戰,協助盟軍對抗日本侵略者。這段珍貴的香港歷史,是香港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的重要印證。生於當代的香港年輕一代,雖然離抗戰時期很遙遠,但歷史始終是傳承愛國精神、喚醒民族記憶的重要良藥,我們結合香港抗戰歷史,深化香港青少年對抗日戰爭的深刻認識,融入國家民族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對香港加強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今次展覽,許多家長帶同子女,共同體會抗戰期間軍民攻堅克難的精神。不少教師帶同學生參觀,活用展覽的寶貴史料,生動講述抗戰歷史。香港推動愛國主義教育,需要更好弘揚抗戰精神。一方面,要積極推廣沙頭角抗戰文物徑和烏蛟騰抗日英烈紀念碑等本港抗戰史跡,有系統地舉辦具教育意義的文物古蹟參觀和導覽活動;另一方面,要引領青少年到內地抗戰史跡實地考察體會,包括不同正面戰場和貴州、四川等抗戰大後方,從國家民族的高度把抗戰歷史講給香港年輕人聽,讓他們更好讀懂偉大抗戰精神,厚植愛國情懷,強化國家認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