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李望賢 深圳報道)2025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5周年。作為特區最早建立的文博場館,深圳博物館見證了深圳城市的發展變遷。近日,深圳博物館迎來一批特別的捐贈。

202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南方科技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向深圳博物館捐贈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章,正式授權深圳博物館複製其榮獲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章及證書。

薛其坤院士是量子物理領域的領軍者,率領團隊首次觀測到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在國際上產生重大學術影響;在異質結體系中發現界面增強的高溫超導電性,開啟了國際高溫超導領域的全新研究方向。

此外,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學勤講座教授、公共政策學院院長、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鄭永年向深圳博物館捐贈其簽名版學術著作書稿,包括《大趨勢:中國下一步》《中國模式》《Renaissance Rebuilding Chinese Civilization》三部著作的簽名版打印書稿及電子版。

據悉,深圳博物館今年以來持續加強改革開放主題物證的徵集工作,重點徵集反映深圳在新時代背景下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相關成果,接受深圳能源集團捐贈的500千瓦電解海水制氫裝備模型、大族激光集團捐贈的手持便攜式激光蝕刻機等具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科技類實物。這些承載企業記憶的展品入館,以物證史、以展為橋,令特區的歷史敘事更為豐滿和立體。
責任編輯:
木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