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 新田科技城項目範圍內發現疑是明朝古墓群,有報道指,部分墓碑刻有「皇明崇禎拾年」,即1637年立碑,距今388年。而墓群貼出政府徵地告示,指須於10月31日前將墳墓遷移。發展局回覆媒體查詢時指,古物古蹟辦事處已實地視察及拍照記錄,正審視相關資料,研究古墓群的歷史價值;完成研究後會與土木工程拓展署商議合適的安排或緩解措施。
發展局表示,該古墓群位於政府土地上,屬新田科技城第一期第一階段的發展範圍,所在之處規劃作地區道路;並指地政總署自2024年起,每年清明及重陽節前在墓群張貼告示,通知墳墓後人聯絡地政總署,而墓群後人已與地政總署聯絡,而同屬鄧氏一族的粉嶺龍躍頭原居代表亦有與地政總署接洽,協調安排。地政總署會與有關部門緊密聯繫,往後與後人的商議將視乎古蹟辦的研究和其與土拓署的討論結果。
據了解,有網媒於本月中報道,指有行山人士發現元朗牛潭尾北近翠逸雅園小山坡有古墓群石碑,並貼有政府徵地告示,並見石碑刻有年份「皇明崇禎拾年」等碑文。有研究墓葬的文獻專家分析指,該新田古墓群是明朝建成,是香港唯一保存得最好、規範最大的明朝墓群,是研究香港墓葬的一大寶庫。
新田古墓群處於新田科技城項目範圍內,項目連同河套區可提供約300公頃的創科土地,共約700萬平方米的樓面面積,相等於17個科學園,同時可以提供50,000個住宅單位,估計2031年可以入伙。
地政總署於今年7月10日根據《收回土地條例》和《土地徵用(管有業權)條例》,就新田科技城的首階段工程收回1,309幅共約62公頃的私人土地,同時徵用被20個墳墓及42個金塔,以及25個魚塘所佔用的政府土地,分別涉及約700平方米及7.5公頃土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