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李望賢 深圳報道)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穩居全球灣區第一梯隊,高技術產業展現蓬勃生機,消費場景不斷創新,旅遊市場逐漸復甦,區域一體化進程加速。26日,2025粵港澳大灣區新質生產力暨高質量發展成果巡展啟動儀式暨首展在香港舉行。本屆巡展以「賦能新質生產力 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全面展示大灣區在新質生產力培育、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卓越成就,講好大灣區城市群協同發展、互利共贏的生動故事,同時令大灣區市民近距離感受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新面貌。首展現場,眾多港人被豐富多彩的展板內容所吸引,紛紛駐足觀看,深入了解大灣區的發展新貌。

據悉,是次展覽由香港商報承辦,香港特區政府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香港中聯辦宣文部二級巡視員、網絡二處處長謝興,香港商報常務副社長、執行總編輯藍岸,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立法會議員吳永嘉,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華總商會副會長曾智明,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主席、香港立法會議員陳祖恒,大灣區低空經濟聯盟創會會長、香港立法會議員葛珮帆,香港工業總會副主席吳慧君,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副會長駱百強,香港發明創新總會會長呂堅等參加巡展啟動儀式。

曾國衞致辭時表示,本屆巡展主題「賦能新質生產力 推動高質量發展」,正好契合國家新發展格局和香港發展新方向。香港擁有「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和高度法治化、市場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更是世界上唯一匯聚中國優勢和國際優勢於一身的世界級城市,是內地和全球市場的「超級聯繫人」與「超級增值人」,在灣區發展中發揮着「引進來、走出去」的雙向平台作用。在中央大力支持和粵港澳三地共同努力下,灣區發展如今已碩果纍纍。香港近年積極培育與發展本地的新質生產力,以創新科技為引領,結合政府政策與產業協同,逐步構建了香港特色的高質量發展新格局。特區政府大力推進河套香港園區建設,強化科研成果轉化,推動新型工業化並全方位支持初創企業,成功促進微電子、高端製造、中醫藥科技等多元產業的升級。這些成果不但大大提升了本地產業的競爭力,更為香港經濟注入了澎湃動能。展望將來,特區政府會繼續秉持創新精神,繼續推動粵港澳三地高水平互聯互通,並持續深化三地的規則銜接,爭取更多政策突破。同時,港府也將進一步發揮香港「背靠祖國,面向世界」的獨特優勢為國家的強國建設、民族的復興偉業以及香港的長期繁榮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葛珮帆亦對巡展啟動表示祝賀。她表示,科技創新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核心驅動力,亦是香港實現經濟轉型的關鍵所在。香港應當繼續當好國家發揮「超級聯繫人」與「超級增值人」的角色,為國家的繁榮昌盛作出更大貢獻。她期盼大灣區城市能進一步加強包括低空經濟等的合作,共同推動建設大灣區智慧城市群,創造更多新質生產力暨高質量發展成果,讓人民生活得更幸福。
據悉,香港首展之後,「2025巡展」將依次在深圳、廣州、惠州、東莞、澳門等大灣區城市巡迴展出,共同講好灣區故事,傳播灣區好聲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