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任芳頡 北京報道)國新辦26日舉行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時期能源高質量發展成就。據介紹,「十四五」以來,中國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充電網絡,每5輛車就有2個充電樁。構建起全球最大、發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體系,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佔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全社會用電量中,每3度電就有1度綠電。

充電基礎設施1669.6萬個

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國家能源局局長王宏志介紹,「十四五」前四年,中國能源消費增量已達「十三五」五年增量的1.5倍,預計五年新增用電量將超過歐盟的年度用電量。「我們加快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建設,有效滿足了快速增長的能源需求。2024年全國發電量超10萬億千瓦時,佔全球三分之一,能源生產總量折合約50億噸標準煤,佔比超全球五分之一,保障了能源供應『量足價穩』。」王宏志說。「十四五」期間,中國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充電網絡,每5輛車就有2個充電樁,老百姓充電更省心。

「十四五」以來,以電動汽車等「新三樣」為代表的先進製造業,以及以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為代表的數字產業帶動了中國用電需求的快速增長。國家能源局電力司司長杜忠明介紹,從能源消費結構看,「十四五」以來,電能佔終端能源消費比重提升4個百分點左右。截至7月底,中國充電基礎設施數量達1,669.6萬個,是「十三五」末的10倍,規模世界領先。目前全球一半以上的新能源汽車行駛在中國,綠色低碳的出行理念和能源消費方式深入人心。

用每3度電就有1度綠電

「算力的背後是電力。」杜忠明表示,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可靠、綠色的電力保障。中國有序推動綠電和算力深度融合,根據算力基礎設施布局,統籌新能源集成式發展、綠證綠電交易和綠電直連等方式,讓數據中心更多使用綠色電力。

據介紹,「十四五」是綠色低碳轉型最快的五年,中國構建起全球最大、發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體系,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佔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風電光伏每年新增裝機先後突破1億、2億、3億千瓦關口,實現台階式躍升發展,發展速度和力度前所未有。全社會用電量中,每3度電就有1度綠電。中國出口的風電光伏產品,「十四五」期間累計為其他國家減少碳排放約41億噸,為全球低碳轉型作出了重大貢獻。

王宏志指出,「十四五」期間,中國能源科技創新取得更大突破,新能源等技術裝備領跑全球,新能源專利數佔全球四成以上,光伏轉換效率、海上風電單機容量等不斷刷新世界紀錄,短短幾年,新型儲能規模躍居世界第一。

「7月,中國單月用電量首次突破1萬億千瓦時大關,相當於日本全年的用電量總和。」王宏志表示,中國能源供應保障能力與韌性已經達到較高水平,實現了消費增量90%以上由國內自主保障。特別是,新能源發揮了重要作用,新能源發電量增量佔全國新增發電量的近50%,推動非化石能源供應總量增長近50%,中國能源自主供應的「基本盤」更加穩固、「含綠量」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