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場是利用市場機制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重要政策工具。生態環境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前,我國已建立重點排放單位履行強制減排責任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和激勵社會自主減排的全國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市場。兩個市場相互銜接,共同構成全國碳市場體系。全國碳市場建設實現了穩起步、穩運行,制度體系日趨完善,市場活力穩步提升,數據質量全面改善,推動全社會低成本減排的市場功能逐步顯現。
從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來看,截至2025年7月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配額累計成交量6.81億噸,成交額467.84億元,價格「指揮棒」作用逐步顯現。2024年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重點排放單位共計2,096家,配額清繳完成率接近100%。
從全國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市場來看,2023年以來,生態環境部會同有關部門先後出台了造林碳匯、海上風電等6個方法學,完成首批948萬噸核證自願減排量登記。截至2025年7月底,累計成交核證自願減排量246.03萬噸,成交額2.08億元人民幣。
這位負責人表示,經過不斷探索和實踐,全國碳市場建設統籌把握好節奏和力度,在考慮企業承受能力的同時,充分激發降碳內生動力,有力促進全社會形成「排碳有成本、減碳有收益」的低碳發展意識,行業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徵不斷顯現。 ●新華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