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子珍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昨日繼續結案陳詞。此案自開審以來,外國勢力便以多種形式介入,從政治施壓到輿論造勢,甚至直接要求釋放黎智英,其干預行徑之露骨、手段之卑劣,充分暴露了其與黎智英「主子」與「奴才」的依附關係。在黎智英案審理期間,美國及英國政客多次發表聲明,要求香港特區政府釋放黎智英,並撤銷其控罪。歐盟27國與美國、英國、澳洲等西方國家的政客,聯合炮製所謂的「跨國鎮壓」言論,蓄意抹黑香港國安法;「無國界記者」造謠黎智英「命不久矣」,炒作「健康問題」,企圖恐嚇法官、干預香港司法;美國國務院又於8月13日發布所謂「2024年度人權報告」,肆意詆毀香港人權法治狀況,並點名黎智英案,為其撐腰張目。這些外國政客的言論,完全置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於不顧,公然干涉中國內政,試圖影響香港司法公正,無異於向黎智英及其同夥傳遞信號:只要繼續為外國勢力服務,便有「主子」在背後撐腰。
2019年修例風波以來,美國國會多次炮製涉港法案,干預香港內部事務。2019年,美國國會炮製「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授權美總統對中方相關官員採取拒絕入境、凍結在美資產等制裁措施。2020年,特朗普又簽署「香港自治法案」,要求「制裁」所謂與中方違反涉港義務有關的外國個人或實體。這些法案的出台,不僅為黎智英等反中亂港分子提供了「法律保護」,更為其勾結外國勢力提供了「合法」藉口。
外媒歪曲報道 製造輿論壓力
在黎智英案審理期間,部分外國媒體如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英國BBC等,罔顧事實真相,歪曲報道案件進展,製造輿論壓力。他們將黎智英美化為「新聞自由倡導者」,將香港警方和司法機構抹黑為「打壓言論自由」的工具。更有甚者,一些媒體還捏造事實,謬稱黎智英在獄中遭受苛待,未獲適當醫療服務,企圖以此博取國際社會同情,干預香港司法公正。
然而,事實勝於雄辯。香港特區政府多次發表聲明,駁斥外國媒體的不實言論。法庭亦多次確認,黎智英在獄中受到妥善照顧,其身心狀況適合出庭聆訊。外國媒體的歪曲報道,不過是其為外國政客和反華勢力服務的工具而已。
黎智英作為反中亂港事件的主要策劃者和參與者,早在修例風波之前,便甘願淪為外國勢力的棋子,協助外國敵對勢力遏制中國崛起。他創辦的《蘋果日報》多年來持續刊登煽動性報道,推波助瀾,更與境外反華機構保持密切聯繫。
在香港國安法實施後,黎智英仍不停止相關行徑。他多次接受外國傳媒訪問,推動實施制裁、封鎖或敵對行為;成立《蘋果日報》英文版,集中報道中國負面新聞;指示《蘋果日報》高層公開請求外國介入香港事務。更有甚者,黎智英還曾向美國前副總統彭斯、時任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等政要游說,請求美國對中國和香港特區實施「制裁」。
外力操控黎「以港遏華」證據充分
外國勢力在黎智英案中的干預行徑,充分暴露了其與黎智英「主子」與「奴才」的依附關係。外國政客、立法機構和媒體之所以如此積極地干預黎智英案,無非是因為黎智英作為反中亂港的「標誌性人物」,對其具有利用價值。他們試圖通過保住黎智英這個「棋子」,來維持在香港的象徵性存在,進而達到「以港遏華」的險惡目的。
歷史和現實都證明,任何外部勢力的干預都無法撼動中國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香港是法治社會,有法必依、違法必究是基本原則。香港事務純屬中國內政,任何外部勢力干涉都是枉費心機。黎智英案的審理,將充分彰顯香港司法公正和法治精神,讓世界看到中國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堅定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