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着人口老化加劇,「居家安老·樂享生活」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議題。中國香港體適能總會在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下,與香港房屋協會自去年首季起展開為期三年的「賽馬會老友運動計劃—體適能樂活耆園」。這項計劃為屋邨及屋苑長者提供專業體適能服務,並自今年4月起聯同多間非政府機構,進一步擴大服務至更多社區長者。計劃創新推出的「到戶體適能測試及健體訓練班」專為行動不便或體弱長者提供上門服務,讓他們在家中也能在專業指導下安全運動,真正實踐「居家安老,樂享生活」。
根據政府統計處發表的《香港人口推算2022–2046》,長者人口將由2021年145萬增至2046年274萬。政府一直加強長者社區照顧服務,並以「居家安老為本,照顧為後援」的原則為重點。中國香港體適能總會行政總監黃永森博士認為,物理治療師和長者健體導師的出現,正好成為關鍵助力。「長者健體導師能根據長者的健康狀況,制訂個人化運動方案,改善身體機能及生活質素,預防體能衰退,與物理治療師相輔相成,有效填補社康服務缺口,例如院舍宿位及社區照顧服務不足的問題。」
據「賽馬會耆跡再現健體計劃」的數據,長者接受為期4周到戶運動訓練後,跌倒風險顯著降低,手握力亦得到維持。香港物理治療學會老人科專研組執行委員盧玉琼則指出,上門服務不僅能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氣喘問題,對髖關節術後復健的成效更與門診治療相若,充分展現居家介入的實際效益。她進一步表示,物理治療師能通過觀察長者日常活動,設計切實可行的訓練方案,並指導照顧者相關技巧,建立可持續的居家照護模式,最終實現「從治療到生活」的服務轉型。●文︰Health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