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 15所在港全國重點實驗室授牌儀式今(25日)早在政府總部舉行。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在出席儀式後見媒體時指,15所在港全國重點實驗室今年7月1日起已正式投入運作;特區政府每年會對每一所全國重點實驗室提供最多2,000萬元的科研經費。
孫東指,該15所全國重點實驗室,有12所是之前經過重組而產生,有3所是全新的,「我們希望重組後的15所全國重點實驗室,能夠緊密對接國家的重大戰略需求,瞄準世界的科技前沿,同時大力提升科研水準。同時,我們也希望15所全國重點實驗室能夠充分發揮香港的國際化優勢,積極拓展全球的科研合作,同時能夠大力培養和吸引全世界的頂尖人才,為國家科技自立自強和建設香港國際創新科技中心貢獻力量。」
15間實驗室需要提交一個五年工作計劃,孫東指,特區政府亦已明確訂下計劃,加強加大對每間實驗室的資助力度。現在是每年特區政府提供最多2,000萬元科研經費,而各個實驗室都會提交具體的工作計劃和財務報告,去確保2,000萬元用得其所。當然特區政府也希望15所全國重點實驗室,以及在港其他一些科研機構,能夠成為吸引和培育國際頂尖人才的重要平台。
至於重點實驗室的發展方向,孫東指,都是緊密對接國家的重大需求,包括有生物醫藥、材料、電子、還有些農業的項目等等,也反映出香港過去這些年在相關領域取得了飛速的發展,得到了國家的認可。
對於國家科學技術部部長提到香港科學界要勇於去突破科技界的一些「無人區」,孫東指,這次新增的一所全國重點實驗室,是來自中大的量子信息實驗室,量子科學體現了其中一個未來發展的前沿。另外有多間實驗室都是關於生命健康和生命醫藥,反映香港在生命健康領域有很強大的基礎科研和突破能力。他續指,最近一段時間,國家明確提出了生物醫藥作為一個國家的發展產業,香港強勁的基礎科研實力,也可以緊密對接國家的重大需求。
另外,在今日的座談期間,很多在港科學家向國家科學技術部部長陰和俊提出,要加大跨境創新要素的流動,特別是會多用大灣區的臨床資源,科研數據的共享,孫東引述陰和俊表示,國家科技部會就此作專門討論,如何讓香港很強的科研力量,能夠充分利用兩地的一些資源優勢、信息優勢,能夠更好地發揮作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