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 據《人民日報》報道, 勝利日閱兵集訓點方陣巍巍,戰旗獵獵。嘹亮的口號、整齊的步伐、掛在額頭上的汗珠……為了9月3日的盛大閱兵,參閱官兵爭分奪秒訓練、全力以赴衝刺。威武的英姿、雄壯的陣容,寫滿忠誠與堅毅。遼闊的天空下,聯合軍樂團的震撼鼓點和戰士們的鏗鏘腳步,匯聚成一曲歷史與現實的交響,凝聚起強國強軍的磅礴力量。闊步新時代,強軍興軍成為人民軍隊的主旋律、最強音。記者日前探訪閱兵訓練一線,來到受閱官兵身邊,記錄他們忠誠擔當使命、矢志奮鬥強軍的故事,他們分別是空中梯隊女飛行員康凱、第四次保障閱兵的「鐵甲神醫」楊玉柱、「楊根思班」第三十六任班長肖榮基。
空中梯隊女飛行員康凱:「瞄準『米秒不差』的最高標準」
訓練場停機坪上,戰機蓄勢待發。空軍航空兵某旅女飛行員康凱走向戰機,攀上舷梯,坐定後,座艙蓋緩緩降落。「計時起飛!」巨大的轟鳴聲在耳畔響起,戰機噴出尾焰和熱流加力升空,如雷霆般直刺蒼穹,一場專項訓練拉開帷幕。「這次訓練,飛行員要在銜接緊密小隊形中,專攻精練編隊穿雲、隊形保持、空中特情處置等能力。」飛行指揮員介紹。「有機會駕駛戰機飛過天安門,展現新時代女飛行員風采,我感到無比光榮。」走下戰機,康凱自豪地說,「我會瞄準『米秒不差』的最高標準,以最好狀態接受黨和人民檢閱!」
「為什麼會選擇當戰鬥機飛行員?」「我的父親是一名上過前線、立過一等戰功的老兵,他一直是我的榜樣。2008年,我成功通過招飛選拔。如今,我駕駛戰鷹,望着機翼下的萬家燈火,更加理解了軍人對家與國的守護。」康凱說。
飛行是勇敢者的事業。為了開闢女飛行員駕駛某型先進戰機的先河,康凱迎難而上,不斷挑戰身體極限。無數個日夜,她把沙袋綁在腿部,在操場上咬緊牙關逼着自己跑;泡在健身房裏苦練負重深蹲、仰臥起坐,練強核心肌肉群……艱辛付出,換來大家的共識:「女飛行員,一樣能行!」
一個細節令人印象深刻:戰機後艙的艙壁上,一條條劃痕清晰可見。康凱說,這是在日常演訓中大載荷機動、扭頭觀察「敵機」時,頭盔一次次碰到艙壁上留下的痕跡。戰友們評價,女飛行員不僅在訓練中不怕苦,操作上細心、縝密,學習研究能力也很強。
「很喜歡《強軍有我》裏面的一句歌詞——『投入藍天,我是白雲一朵』。我會堅持地面苦練、空中精飛,不斷更新思維理念,提升戰術技能,把航跡書寫在祖國藍天。」望着戰鷹起飛的方向,康凱目光堅定。
搏擊長空心向黨,飛行萬里不迷航。新時代,人民空軍加快轉型建設步伐,聽黨指揮堅定自覺,練兵備戰深入推進,新型作戰力量建設加快發展,用忠誠守護祖國空天安寧,以實際行動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領空安全。
第四次保障閱兵的「鐵甲神醫」楊玉柱:「閱兵場就是練兵場」
「報告,車輛故障報警。」訓練場上,一輛戰車跟隨方隊行駛時,報警燈突然閃爍。海軍陸戰隊某旅一級軍士長楊玉柱循聲而去,借助智能檢測終端,不到3分鐘就排除了故障。
「老楊保養的裝甲車,大家都放心。」閱兵中,楊玉柱是隨車保障的維修技師。本次閱兵,是他第四次擔負受閱保障工作。
「對我來說,閱兵場就是練兵場。練強維修技能、練好打贏本領,我們責無旁貸!」楊玉柱說。
剛入伍時,楊玉柱第一次接觸到的「鐵疙瘩」,是某型水陸坦克。跟着師傅鑽進滿是油污的底盤,在昏黃的燈光中,靠一把扳手、一把鎯頭敲打修理,「老裝備的故障都在明面上,靠眼睛看、耳朵聽就能定位」。
2009年,楊玉柱保障新型兩棲步戰車受閱。訓練時,看着屏幕上跳動的故障代碼,這個曾經閉眼都能拆裝變速箱的「鐵甲神醫」,在駕駛艙裏急出滿頭大汗。為此,他「啃」下厚厚一摞說明書,在訓練場烈日下鑽研電子系統,最終摸透了裝備性能和維修要點。
「至今難忘國慶70周年閱兵,我在某型兩棲突擊車內,緊盯數據屏上的參數。當戰車駛過天安門,我激動得淚濕眼眶。在『看不見』的地方,我接受了黨和人民的檢閱。」楊玉柱說,發動機的轟鳴與內心的興奮交織,裝備順利完成受閱任務,懸着的心才終於落了地。
為了保證勝利完成閱兵,他創新技術手段,利用激光定位儀、紅外傳感器等精準測速定位,確保車距安全。「楊班長對裝備性能的要求、對新技術的鑽研和對維修工作的執着,讓方隊官兵心中充滿安全感。」戰友曹帥說。
鋼鐵洪流,奔湧向前。入伍26年,楊玉柱始終奮鬥在裝備維修一線,「裝備的『腿腳』延伸到哪裏,保障人員的戰場就鋪到哪裏」。海軍陸戰隊遂行任務多樣,能力要求多元。從水際灘頭到遠海大洋,從平面登陸到立體運用,從兩棲攻堅到跨域合成,楊玉柱一路見證海軍陸戰隊的變化發展。
新時代,人民海軍不斷加快裝備建設和軍事訓練轉型升級,穩步提高戰略威懾與反擊、海上機動作戰、海上聯合作戰、綜合防禦作戰和綜合保障能力,向着建設世界一流海軍的目標逐夢遠航。
「楊根思班」第三十六任班長肖榮基:「軍人就是祖國的界碑」
「向右看!」隨着口令下達,肖榮基和戰友們動作乾淨有力、整齊劃一。鏗鏘的腳步聲,在訓練場經久回響。
肖榮基來自陸軍第83集團軍某旅「楊根思連」,是「楊根思班」第三十六任班長。「每次走上閱兵訓練場,我胸中都澎湃着激情和熱血。」肖榮基說,「我感到,自己不僅僅是一名戰士,更是鋼鐵洪流中的一滴水,在強軍浪潮中奔湧向前。」
肖榮基所在的「楊根思連」,是一支傳承英雄血脈的部隊。當年,面對氣焰囂張的強大敵人,老連長楊根思喊出了震撼人心的英雄宣言: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
「不同的年代、同樣的情懷,英雄的故事,讓我真正理解了子弟兵的忠誠擔當。」肖榮基說,「奮鬥在戰位,軍人就是祖國的界碑,我要刻苦訓練、當個好兵。」
剛入連時,肖榮基軍事素質並不拔尖,但他憋着一股勁兒,想用實力證明自己。在磨礪和苦練中,他各項素質逐漸提高,還被評為連隊訓練標兵。
去年8月,肖榮基代表連隊赴漠北草原,參加實兵對抗演習。擔負狙擊任務的他,克服艱難險阻,消滅藍軍兩個火力點,掩護破障組成功完成任務。
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肖榮基說:「我們將賡續紅色血脈,努力練就過硬本領,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聽吧,新征程號角吹響,強軍目標召喚在前方……」訓練場上,聯合軍樂團奏響一曲《強軍戰歌》。旋律鏗鏘,誓言堅定,官兵們向着勝利逐夢前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