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數據交易所「國際專區」設立以來,已吸引逾30家國際數商入駐,上架超200個產品。香港文匯報記者倪巍晨 攝
●上海數據交易所副總經理李登高表示,上數所在促進數據跨境雙向流動時首重「安全」底線。受訪者供圖

香港近年積極發展「全球數據港」,業界正探索建立數據流動及交易機制,變現數據資產價值,上海數據交易所(下稱「上數所」)在此方面已有不少創新探索。上數所副總經理李登高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表示,上數所通過設立「國際專區」、引入「國際數據經紀商(下稱「數商」)代理模式」、強化供需對接及參與國際標準制定等,積極促進跨境數據聯通,交易所的全球數據要素配置樞紐已初具規模,為中國參與全球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上海方案」。李登高還透露,上數所正加強與香港數據業界對話交流,希望通過數字資產和金融的相互融合,促進雙方優勢互補對接、協同發展。●香港文匯報記者 倪巍晨 上海報道

上數所7月與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數據交易所正式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探索跨境數據流通與協作機制,這是該所拓寬數據要素國際合作路徑,助力中國數據高水平開放的又一次嘗試。

李登高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表示,數據跨境流動事關國家與個人安全,上數所在促進數據跨境雙向流動時首重「安全」底線。數據資源主體可信方面,強調供給和使用的合規,出現問題及時叫停;標的物產品可信方面,為國家和個人劃定安全底線;交易行為可信方面,強化對數據交易的追蹤。

「國際專區」共建交易生態

為促進全球數據資源高效配置,探索符合國際規則的跨境數據流通機制,2023年4月上數所設立「國際專區」。李登高介紹,專區先後與亞馬遜雲、Neudata、EagleAlpha、BattleFin等國際數據平台簽署合作協議,通過技術接口、國際數商,實現數據和信息的跨平台同步傳輸,共建跨境數據流通交易生態。

境外數據資源引進來須有境內主體,原則上應在商務部跨境數據白名單之內。為暢通跨境數據流動,上數所「國際專區」不斷為國家試制度、探新路。李登高說,2023年末國務院印發《全面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推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總體方案》,「我們以此為契機,積極探索制度創新,推出國際數商代理模式,通過境內代理商引入高質素海外數據。」

創新數商模式促數據可信合規

以能源類數據企業LordDate為例,受惠於數商模式創新,其數據在合規前提下,通過上數所嚴格把關,最終選擇專注海外數據落地的中資數據企業AppInChina為其代理商,將海外油氣數據在內地開放,服務境內投行及大宗數據衍生品交易領域。由於合作雙方代理合同被上數所認證,相關數據均有交易備案,此舉既提升數據的可信度與合規性,亦增強合作雙方的互信感。

「代理商必須具備專業性和數據聚合能力。」李登高強調,上數所關注數據的權威性、代表性和獨特性,所有進入交易所體系的企業須有資源、技術、商業生態鏈能力,且兼具數據領域規模效應。「國際專區」設立以來,已吸引逾30家國際數商入駐,上架超200個產品。

另外,近年來,上數所在推進中國與國際標準體系兼容的同時,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制定,為全球數字經濟治理提供中國智慧。去年12月,上數所受邀出席國際電信聯盟電信標準局(ITU-T)CxO會議,並參與《ITU CxO會議宣言》起草。ITU-T副主任Bilel Jamoussi坦言,希望有更多上數所這樣的中國機構或企業參與國際標準制定,歡迎上數所繼續在ITU-T框架下討論並制定數據相關的國際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