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鵬輝 全國青聯常委 四川省政協常委

首個「港澳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北京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設立,標誌着香港深化愛國主義教育展開新一頁,是在中央支持下推動香港青年發展的重要舉措。教育基地搭建港青學習愛國主義、認識祖國國情的重要平台,將更好引領港青培養愛國情操、提升國家意識,為香港發展、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京盧溝橋附近藉故挑起事端發動攻擊,中國軍隊頑強抵抗,史稱「盧溝橋事變」,象徵中華民族全面抗日戰爭爆發。1987年,盧溝橋事變50周年之際,位於盧溝橋畔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正式建成並對公眾開放,館藏文物多達約3萬件,全面反映抗戰歷史。如今抗戰勝利80周年,「港澳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正式落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具有深遠意義。香港青年到此接受「震撼教育」,目睹盧溝橋望柱和橋面纍纍彈痕,再前往紀念館觀看歷史實物、照片和片段,切實感受先輩當年堅守到底、絕不放棄的高風亮節,定能大大提升作為中國人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抗戰歷史是中華民族以史明志、自強不息的精神財富,是香港和祖國內地人民的共同回憶。當時香港社會各界踴躍捐款捐物支援祖國,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通過游擊戰與日軍周旋,同時營救大批愛國民主人士,作出了偉大的貢獻。未來「港澳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以抗戰作為切入點,連結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烏蛟騰抗日英烈紀念碑、沙頭角羅家大屋等香港重要抗戰紀念地點,組織香港青年在京港兩地深入研習抗戰歷史,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將事半功倍。

特區政府去年成立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協調政府部門和非政府機構推動愛國主義教育。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表示,小組未來會繼續積極精選更多內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有重大意義的地點,推廣、鼓勵更多香港民眾前往交流考察。內地各省市共有585個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其中毗鄰香港的廣東省就有17個,包括鴉片戰爭博物館和虎門炮台、孫中山故居紀念館等歷史地點,亦有展現國家發展新成就的港珠澳大橋、航空工業AG600飛機總裝生產線等。香港須用好內地豐富多元的愛國主義教育資源,結合「港澳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愛國主義教育平台優勢,推動青年學生實地考察鑑古知今,銘記先輩犧牲奉獻,掌握國家發展機遇,厚植家國情懷,築牢愛國根基,增強投身「一國兩制」行穩致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