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政府採購飲用水事件,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23日)到訪觀塘區後見媒體時指對物流署把關不力「大為失望」,並指如涉人為因素,會按公務員有關的管理規則嚴肅公正處理。檢討政府採購機制專責小組成員、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今日(24日)出席電台節目時指,專責小組會考慮如何進一步提升物流署科技運用及人員培訓,包括加強警覺性、洞察力,辨別真偽和潛在欺詐等方面,目前仍要具體細化相關建議措施,會盡快公布及落實,「因為這些都是公帑,能早一天去做就能早一天。」

許正宇在出席節目後見媒體時,被問到現階段會否已看到有人為疏忽或「甩漏」導致事件發生,他回應指,行政長官責成專責小組要在制度和程序方面查找不足,看看有甚麼漏洞。這正正是專責小組所做的工夫,包括上星期專責小組包括庫務科和其他政策局已開會,盡快看看究竟在制度和程序方面,有甚麼不足和疏漏需要去處理。

他續指,今次事件反映到物流署同事在包括洞察力以及其他方面相關的能力需要提升,這正是專責小組討論方向之一,「如何去提升同事在這方面包括辨別真偽或者辨別潛在欺詐的能力,是否有相關培訓以及相關的能力提升工作要去做。」

他又指,因為這些都是公帑,早一天去做就能早一天,令到在公共利益方面得到保障,所以越早落實措施越好,「專責小組討論到的一些中期措施也好,又或是具體落實的措施也好,包括培訓等等,若可以落實得到的,我們都會盡早落實。」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中)上周四主持政府採購機制檢討專責小組首次會議,聯同公務員事務局、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發展局和律政司的代表共同審視現有的政府採購機制。旁為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常任秘書長(庫務)黎志華(右)和政府物流服務署署長陳嘉信(左)。(政府新聞處圖片)

對於有指由許正宇牽頭的專責小組,當中包括物流署署長和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常任秘書長(庫務),即涉及政府飲用水投標決定的官員都在小組內去梳理事件,被問到是否需要另外再設調查委員會去釐清事件的責任。許正宇指,專責小組特別邀請審計署去參與調查,正是希望有一個獨立第三方能夠以一個獨立、專業的角度,去看看這件事的執行方面有甚麼問題要解決的,「審計署正在做不同工夫,上星期已經有會議,通過社交媒體公布,與物流署開會。所以下一步我相信在不同層面,包括整個流程,審計署都會很專業、獨立進行工作。」

許正宇重申,政府審批投標時,價格並非唯一及首要考慮因素,投標者一定要滿足技術及質量等要求。而過去一段時間政府有就新品牌的樽裝水加強檢測,發現不論是內地或香港品牌,其微生物及金屬物質均達標,不存在內地與香港品牌質素不同,強調最好是用事實及數據說話,坊間的揣測並非基於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