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以真實截圖展示騙徒如何在社交媒體以誇大回報率吸引受害人加入WhatsApp群組。 警方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曾立本)金融科技發展愈趨成熟,市民用智能手機便可以買賣股票、加密貨幣、外匯及不同結構性產品;騙徒亦覷準此趨勢詐騙。警方除加強執法、防騙宣傳和教育外,亦與不同部門、機構及相關持份者合作,全方位打擊及堵塞騙徒利用通訊程式和社交媒體平台渠道犯案。

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企業傳訊及特別項目總監林汶鈴呼籲,市民應參考「先警醒、先了解、先思考」投資步驟,以作出明智投資決策。「先警醒」是提高警覺,保護資金和財產,不要相信聲稱高回報的投資產品或保賺的項目;「先了解」是要深入了解網上、社交平台或其他人的推介,務必查證並深入了解投資產品特性和風險,才能投資;「先思考」是要時刻深思熟慮,保持理性思考,檢討自己投資態度和行動。

此外,市民必須謹慎投資,千萬不要與無牌人士交易,要核實平台和顧問是否持有牌照,如對聲稱持牌機構或公司發出的資訊存疑,務必要直接聯絡相關機構。

Meta香港公共政策主管譚雋蘭表示,Meta與各國政府、科技企業、銀行及執法機構緊密合作,共同追蹤打擊網絡騙案,透過人工智能、審查團隊及廣告審查系統,每日偵測、審查和處置出現在Facebook、Instagram上的數百萬項內容及廣告,移除及封鎖任何蓄意利用欺騙手段的內容、廣告及假賬戶。

去年,Meta於全球從Facebook和Instagram移除超過15.7億條詐騙廣告,當中90%是Meta主動偵測並移除。WhatsApp方面,因為是「一對一」對話加密保護,Meta不能主動偵測或審查,需要依賴用戶舉報;若有用戶舉報,Meta可查看所舉報群組或賬戶最新5個訊息,以審查是否涉欺騙內容。

今年上半年,Meta已封鎖超過680萬個與東南亞詐騙集團相關的WhatsApp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