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平理
政府樽裝飲用水招標疑遭詐騙事件曝光後,供應商「鑫鼎鑫」被揭懷疑造假水質檢測認證。特區政府日前已與樽裝水供應商「鑫鼎鑫」終止所有合約,總額超過6,600萬元。特區政府在發現問題後立即採取應對行動,與執法部門緊密配合,推進案件調查,並由審計署開展獨立調查審視,確保過程客觀公正;同時,牽頭成立跨部門「檢討政府採購機制專責小組」,全面檢視採購制度、對流程漏洞查漏補缺,重點優化合約管理及招標流程,目標實現「表裏兼顧、標本兼治」。
檢討政府採購機制專責小組昨日舉行首次會議。政府物流服務署署長陳嘉信指,事件中懷疑以詐騙手段獲得今次合約的公司,或從不正當手段獲得部分真實文件,亦有透過偽造成分文件以符合投標要求,令物流署未能及時察覺潛在的造假成分。這暴露出傳統文件審核機制對新型造假手段的識別盲區,恰恰折射出制度性監督在動態監管與技術應對層面的滯後性。
值得肯定的是,特區政府並未將事件視為孤立個案,而是以「吃一塹長一智」的態度,對首次出現的問題保持十分警醒、嚴肅對待,將個案問題轉化為改革契機。專責小組確立的檢討框架,既瞄準招標準則、合約管理等顯性流程,也觸及公職人員問責機制等深層治理議題。特區政府對個案進行深層次、系統性診斷的改革行動值得肯定,更須持之以恒。
特區政府以高度負責的態度直面公眾責任,並在公眾情緒管理上保持透明溝通,及時回應社會關切,避免因信息不對稱引發猜疑。檢討政府採購機制專責小組會議確立了檢討的方向和範圍,並從制度、系統性和執行3個層面初步識別了一些有疏漏或不足的事項。會議亦就如何改善討論了不同的建議方案。小組也訂下工作時間表,冀於3個月後就初步建議提交檢討報告。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強調,市民關注是否有人需要為事件負責,現時審計署已啟動相關審查,若發現有人為因素或疏忽引致,特區政府必定會按照公務員紀律機制或工作表現管理制度嚴肅處理。特區政府有義務以公正透明的調查結果向社會履行責任交代,此舉不僅彰顯特區政府直面問題的決心,更體現將個案教訓轉化為制度優化的實際行動,從而強化公眾對特區政府施政的信心。事件亦顯示在公共採購領域強化合規治理的緊迫性,有必要通過完善制度設計明確責任邊界,構建「不敢違、不能違、不想違」的長效機制。
此次事件中暴露了公共採購領域存在的監管盲區,也引發公眾對制度透明度的關注。所幸,特區政府及時終止問題合約、啟動審計與執法調查,初步建立了包括調查、追責、反饋的閉環處理機制並展開專項審查,確保責任歸屬與真相核查的嚴謹性。特區政府此舉不單關乎個案追責,更應視為一次全面檢視制度漏洞的契機。透過個案審查推動系統性改革,既回應公眾對「程序公正」的核心訴求,也為未來建立更嚴謹的監管框架提供實踐基礎。相信特區政府經此次事件,能有效提升對新型造假手段的識別能力,從技術層面補足制度短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