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徒弟們的木偶出現問題,仍專門去找師父親自操刀。

莊陳華的人生早已與布袋戲融為一體。「這輩子的人生就獻給木偶了,但是我覺得很好。因為演布袋戲,國家給了我那麼多的榮譽,我感到非常高興,我覺得這輩子很值得。」談及遺憾,莊陳華直言:「兒子不學布袋戲,反而女兒學了,不過女兒在廈門,沒在漳州。」但轉念如自言自語般改口:「不算遺憾,我教了很多徒弟,目前在漳州木偶劇團還有6個徒弟。」2010年,他還收了兩個台灣徒弟,「一個在台北,一個在高雄,都是按照收徒的古禮,跪拜和奉茶。」

其實,莊陳華的女兒莊晏紅自小就學布袋戲,婚前隨着父親到各地出訪演出,亦曾在漳州市木偶劇團任職副團長。婚後定居廈門,她成立了弘晏莊木偶藝術館,也收徒,進一步使莊陳華的布袋木偶藝術開枝散葉。

如今,閒下來的莊陳華會和太太晏曼英在家製作木偶服飾。「以前靠做頭盔、道具貼補家用,養育了下一代,也成就了下一代。」他把自己的想法和創新融入木偶製作中,工作室裏,徒弟帶着徒孫來找他。「木偶的帽子壞了,徒弟們還是習慣性來找我,讓師父親自『操刀』。」

「眼見是師,到處為徒。」莊陳華遵循着師父楊勝的格言,從生活中汲取養分,觀摩兄弟劇種的長處,化為自己的技藝。他說:「布袋木偶藝術是祖先留下的瑰寶,我能做的,就是把它傳承好、發揚好,讓更多人看到它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