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孫曉旭)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出席華潤物流與GKE合作營運的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香港交割倉揭牌儀式時表示,香港加入LME交割網絡,是構建大宗商品交易生態圈的重要一步,對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和進一步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與航運中心地位具重要意義。他指出,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和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在這裏建立LME倉庫,將讓本港更有條件推動大宗商品以人民幣計價和結算,引領市場變革,提升人民幣在國際金屬交易中的使用和話語權。

陳茂波指出,去年行政長官施政報告提出建設「大宗商品交易生態圈」,大宗商品(尤其是有色金屬)是全球工業和產業發展的基礎,支撐着全球近半數的國際航運貨量。儘管當前國際貿易環境面臨挑戰,但隨着新能源及高新技術產業的快速發展,全球對相關金屬的需求將持續增長,市場潛力巨大。

他強調,中國作為全球製造業規模最大、工業門類最齊全的國家,在有色金屬生產與應用技術上具有領先優勢,香港加入LME全球倉儲網絡,將為國家戰略發展提供重要支持。

便利內地企業參與金屬交易

他就香港加入LME交割網絡分享三點可預見性優勢。首先,設立LME香港交割倉能有效提升市場效率。香港是國家的「南大門」,擁有高效的物流體系和優越的地理位置,鄰近全球最大金屬消費市場。相比依賴海外倉庫,本港交割可大幅縮短時間和降低成本,讓內地企業更便捷參與國際金屬交易,並推動大宗商品以人民幣計價和結算,提升人民幣在國際金屬交易中的地位與話語權。

其次,他指出,香港在「一國兩制」下作為自由港,能緩解地緣政治風險對內地企業的衝擊,發揮「儲備點」與「穩定器」作用。內地企業若依賴海外倉庫,容易受到貿易壁壘及地緣風險影響,香港作為自由港,實行零關稅政策、清關高效,物流網絡通達全球,能為區域有色金屬供應增添韌性和保障。

另外,LME交割倉將帶動金融與物流服務的聯動發展和融合創新。香港不僅擁有海運保險、仲裁等多元化專業服務,未來更可藉此推動金屬期貨、對沖及衍生品交易,並拓展跨境結算和價格指數等業務發展,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注入新動能。他同時透露,特區政府已成立專責小組,檢視與黃金交易相關的範疇,並計劃於年內公布方案,推動香港發展為國際黃金交易中心。

研商品經濟與金融服務結合

在同一場合的財庫局局長許正宇表示,LME於今年初認證香港為遞交港後,短短半年已有8個倉儲落地並投入運營,體現「香港速度」。

他認為,未來更重要的是如何把商品經濟與金融服務有效結合,包括保險、融資等領域,從而持續豐富和壯大香港的大宗商品交易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