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6日,北京中南海。
習近平總書記接受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傑布拜見,勉勵班禪在促進民族團結、宗教和順、西藏穩定發展進步中作出更大貢獻。
10年間,習近平總書記兩次在中南海接受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傑布拜見,表達了他對藏傳佛教界的深切關懷和殷殷厚望。
人們難忘,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走進藏傳佛教著名寺廟——哲蚌寺。
這是建寺600多年來,人民領袖第一次到此考察。
在寺內,眾僧人專注傾聽習近平總書記闡釋「和」之於宗教發展的意義:「宗教的發展規律在於『和』。任何宗教的生存發展,都必須同所在社會相適應,這是世界宗教發展傳播的普遍規律。藏傳佛教的發展,要有利於人民生活改善,有利於社會穩定。宗教要和順、社會要和諧、民族要和睦。」
新時代,西藏全面貫徹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堅持宗教中國化方向,愛國宗教人士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宗教信仰自由保障的法治化水平不斷提高,各種宗教、各個教派都得到尊重和保護,宗教和睦和順。
宗教和順,促進西藏長治久安;文明傳承,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西藏加強非遺保護和傳承
西藏博物館副館長吉如·巴桑羅布近日正全身心投入到唐卡專題展覽的籌備工作中。他看着展櫃中被悉心呵護的文化瑰寶,一段珍貴回憶湧上心頭——
那是2011年7月,時任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走進西藏博物館,參觀西藏文化事業繁榮發展的圖片和實物。
看到藏戲等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習近平同志充分肯定藏族優秀傳統文化得到保護發展,特別是一大批文化遺產得到有效保護,為傳承藏族文化作出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都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中華文化是主幹,各民族文化是枝葉,根深幹壯才能枝繁葉茂。」
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是民族團結之根、民族和睦之魂。
西藏切實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妥善保護文物古蹟,科學保護古籍文獻,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得到保護傳承,為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提供強大精神文化支撐。 ●新華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