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展商爭取在展期最後一天,推出各種優惠吸引顧客。
●市民搶購貨品。

一連5天於灣仔會展中心舉行的美食博覽、美與健生活博覽及家電·家居·博覽昨日圓滿結束。主辦單位香港貿發局表示,連同上周六閉幕的美食商貿博覽及香港國際茶展,5個展覽共吸引逾50萬人次入場,調查顯示人均消費達1,630港元,48%受訪入場人士認為健康、綠色及有機食品趨勢值得關注;逾半受訪者指展覽設有清真食品和飲品標誌,有助推動清真食品。不少參展商及入場人士昨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均指出,消費者愈來愈注重飲食健康,場內不少健康及銀髮產品均受顧客青睞,例如減糖版月餅及減鹹鮑魚等。有參展商建議主辦單位與商戶日後聯手為長者提供更多優惠,進一步推動銀髮經濟。

美食博覽昨日收官,不少市民帶齊行李箱或手拖車到各攤位前搶購平貨,場內人山人海,擠得水洩不通。幾乎裝滿一個手拖車的黃女士花費約1,000元購買哈密瓜、金華火腿及一些麵食,形容好抵買,「例如哈密瓜只需10元,麵則100元四袋另送3包。」中秋佳節臨近,但他們不打算買月餅,因認為月餅高糖、高脂並不健康,傾向購買水果等健康食品作送禮之用。

場內不少即食攤檔均聚滿大批入場人士,卜太太帶同兩名子女到場購買烤魷魚、佛跳牆、雪糕等多款美食作午餐。她指場內產品的售價比市面低,部分與網購價差不多,但不會為孩子購買薯片等不健康的零食。她形容現時網購十分便利,雖偶爾會遇到貨不對辦的情況,但仍不時會網購日用品。

減鹹鮑魚應市吸年輕客

安記海味負責人潘先生相信,因連日天氣欠佳導致今年整體人流較往年少,且消費力下降,銷售額並未達預期,最受歡迎的是新推出的零食鮑魚,「150元兩盒的價錢始終較為吸引市民。」

他續說,感覺今年進場的消費者以年輕人較多,且大部分購買熟食,「近年市民的消費模式已改變,因此我們也不再大量備貨,更傾向按需求補貨,且留意到部分市民覺得逛街辛苦而減少線下購物並增加網購次數,我們亦計劃加強網上宣傳及優惠。」另外,近年港人愈來愈重視健康飲食,公司要求廠家調整配方,例如降低鮑魚等產品的鹹度和濃味以吸引消費者。

售賣台式產品的香港寶泉負責人蕭先生向記者介紹,今次推出的八仁月餅、豬肉乾、芋頭酥等產品已全數售罄;場內亦推出月餅買一送一活動,包括用料傾向健康的低糖版月餅,以迎合銀髮族及注重健康年輕一族的需求。香港特區政府正積極推動銀髮經濟,蕭先生認為要吸引長者消費,首先要改善醫療配套,其次給予他們更多福利與優惠,讓他們對晚年生活更有安全感,從而更願意消費。

展商冀夥主辦方推長者優惠

他建議在一些活動上向長者提供特別優惠,「例如美食博覽主辦方可與商戶協商發放優惠券等,鼓勵長者消費。」另外,因應特區政府開拓中東和東盟旅客客源,推動清真食品,美食博覽及美食商貿博覽自去年起增設清真食品及飲品標誌,協助展商拓展清真產品市場,今年兩展共有逾120家食品供應商展示世界各地的清真食品,數目按年升20%。

主力售賣豆漿與響鈴卷的鴻福食品批發有限公司於其攤位展示牌上貼有清真認證標誌,公司創始人劉先生表示,提供清真認證產品主要是為滿足新加坡、馬來西亞等穆斯林客戶的需求,認為今次美食博覽人流多,數日間已賣出逾3萬支豆漿及數萬件響鈴卷,銷情可觀。

他續說,獲清真認證的難度大、成本高,如欲進一步推廣清真食品,應在清真餐廳等方面下工夫,例如提升場地裝修、設計品質,同時展現出對穆斯林客人的誠意與尊重,吸引他們來旅遊和投資。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弦 圖:香港文匯報記者 北山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