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正聲 時事評論員

今年香港盛事不斷,加上正值暑期旅遊旺季,訪港旅客數字不斷攀升。根據香港旅遊發展局公布的最新數字,今年1至7月共錄得約2,800萬訪港旅客人次,按年增加12%,其中訪港內地旅客佔2,130萬人次,按年增加一成。

除了訪港內地旅客人數錄得增長,香港市民往返內地的需求亦日益增加;確保各陸路口岸運作暢順,無疑是特區政府的重點工作之一。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近日除親自巡視香園圍管制站,昨日亦到訪深圳,就加強香港與內地口岸部門的溝通協調,與當地領導交換意見。特區政府對口岸運作如此重視,全因將市民及旅客的出行需要放在重要位置,希望藉更優質便利的服務,提升口岸使用者的體驗。

香園圍管制站廣受歡迎

旅客喜歡香港、踴躍訪港,固然是可喜的現象,然而隨之而來的就是口岸的運作及配套,能否滿足香港市民及旅客的需要。眾多陸路口岸中,香園圍邊境管制站作為第一個採用「人車直達」設計的邊境管制站,自2023年2月開始客運通關服務後一直深受市民和旅客歡迎。單是上星期日(8月10日),就合共有31,000內地旅客人次使用香園圍管制站出入境香港,創出新高,而經該管制站出入境的總人次更接近115,000。

因應香園圍口岸愈來愈受旅客重視和歡迎,陳國基在過去的星期六(8月16日),聯同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入境處處長郭俊峯、海關關長陳子達,以及警務處人員的陪同下到訪,檢視口岸部門應對出入境人流上升的安排和運作。

所謂「人車直達」,意思是市民和旅客除可以使用本地公共交通服務外,亦可駕駛私家車或者利用連接口岸的行人隧道步行直達邊境管制站。雖然香園圍邊境管制站的通關人次屢創新高,但從陳國基巡視時所見,出境和入境大廳縱然人流頻密,但整體過關暢順、秩序井然。從香港口岸出入境的旅客,等候時間都少於15分鐘,可說是非常有效率。

全方位完善陸路口岸配套

口岸運作暢順而具效率,特區政府的各項便利通關和過境措施,以及為應對周末高峰而作出的提前部署,當然功不可沒。例如,為應對周末上升的通關需求,入境處減少前線人員休假,並從其他單位借調人手,在周末高峰時段在各個繁忙口岸啟用全部檢查櫃枱及e-道。另外,入境處亦盡用場地,將香園圍管制站入境大堂的檢查櫃枱及e-道數目分別增至12個和18條;而當離境大堂的優化工程完成後,e-道數目亦將由14條增至18條。在地方許可的情況下,入境處更會增設臨時檢查櫃枱,應對頂峰時的過關人流。

至於車輛口岸方面,有需要時會將貨檢通道臨時改作客車通道,以疏導車流。此外,運輸署亦與公共交通運營商緊密合作,提升港鐵落馬洲支線的服務,並在乘客高峰時段將港珠澳大橋穿梭巴士「金巴」和往來落馬洲和皇崗的過境穿梭巴士「皇巴」的班次分別增加至最高的每1分鐘和2分鐘一班。

為了讓市民及旅客在出入境時可以有更好的體驗,香港入境處網站及流動應用程式,以及深圳市政府口岸辦微信小程式「i-口岸」,都可以讓公眾查閱各口岸的實時過關情況。有了現代科技的配合,市民和旅客都可以按個人需要調整過關口岸選擇,真正做到「錯峰出行」,讓整個出入境安排更暢順。

港深充分合作應對出入境挑戰

陸路口岸的出入境服務要做到細緻和全面,旅客過關有良好體驗,必須靠香港和深圳兩地政府部門的共同努力。就此,筆者樂見陳國基昨日聯同多名與出入境事務相關的主要官員訪深圳,與深圳市市長覃偉中會面,加強香港與內地口岸部門的溝通協調,以便更好應對愈見頻繁的跨境通行需求。

特區政府主動作為,深圳市方面亦不斷積極改善服務,提升口岸運作的效率自然水到渠成。在上述的會面上,雙方同意兩地口岸部門進一步加強溝通合作,因應最新趨勢作出前瞻部署,並強化現有聯動通報機制,完善溝通與資訊共享及發布,致力提升口岸通關能力和體驗。而因應周末出現內地旅行團集中使用蓮塘/香園圍口岸抵港的情況,陳國基透露,香港和深圳方面會積極研究不同方案,加強策略性溝通協作,並進一步分享運作經驗,務求提升內地旅行團過關前往香港的體驗。

正如陳國基所言,深港跨境旅客人次屢創新高,不僅充分體現深港兩地人民雙向奔赴的深厚情誼,更為兩地經濟發展持續注入動力。出入境口岸是否運作完善和暢順,絕對影響旅客對旅遊目的地的第一印象,對香港作為國際旅遊城市的聲譽亦有極大的影響。全方位確保各出入境口岸保持高效和暢順的運作,是特區政府「以民為本」、「施政為民」的又一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