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靜待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言論,尤其是息口走勢。資料圖片

涂國彬 永豐金融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

踏入本周,投資者焦點落在全球央行年會,基於今屆的討論主題,屆時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或多或少要談及如何量度勞工市場變化,尤其是有AI人工智能的影響下,以該等數據作為參考,決定通脹與失業相關風險平衡,以為貨幣政策定出去向等。

儘管這並非一人表演,但作為期望管理,他本人清楚外界想要聽的,而外界亦明白他想要說的。故此,即使不是直接批評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政治干預,鮑威爾也大概很難完全迴避有關題目。

美國總統財長接力 呼籲減息

不難從中感受,究竟他會否傾向在9月應酬減息預期。始終特朗普再三要求,甚至近期已經交棒給美國財長接力作出公開呼籲,司馬昭之心,路人皆見,不就是希望美聯儲主席識時務者為俊傑,好歹9月開始減息,為當局的關稅戰以至其他非常規的經濟政策包底背書,更為美國的債台高築作出一點利息支出減少的貢獻。

單純看美國近期公布的通脹數據,實在不容易達到支持9月馬上減息的結論,只是外界已有一定的一廂情願,主觀願望之下,容易看事物看得扭曲。

PPI普遍升溫 反駁通脹緩和說

正如本欄早前所說,日前PPI生產物價指數的公布,可以說是一服清涼劑,紓緩一下大家一面倒看好在9月進行減息的升溫徵狀。事實上,早前外界一面倒說通脹已經緩和,尤其從日前公布的CPI數據上,其實大有斟酌之餘地,君不見當中按年與按月的分別,以至整體與核心的部分,呈現不一致的地方,豈可隨便說成是通脹已經不再威脅央行決策呢?

市場隨時都有不同觀點,人人有不同信念,這個完全沒問題,反正大家最終仍得透過真金白銀去押注,贏輸勝負絕對不是講道理,只是若以分析而言,數據呈現什麼,倒不是單憑錢多人多,便可以誰大誰惡誰正確,的確有一定章法的。

觀乎最新的PPI出台後,不論拆開核心或保留整體,不論按月或按年,都是高於預期,甚至亦有高於前值,這樣一來,通脹仍是問題,美聯儲大有理由9月暫不減息,觀察關稅效果也。

最終鮑威爾會否賣賬?跟進其作風久矣,大抵可以估到一些,尤其他隨時任期被取消,在如今任期將至,其言其行也善,寧保本身聲名,不會輕易為他人抬轎也。

孳息曲線轉斜 無助美債困境

誠然,以上亦不外乎一孔之見,不妨參考本周的全球央行年會,看看一眾重量級央行大員及學者的說法,再作定奪。

但就算減息,只能令短期債息向下,略為有助於孳息曲線的轉斜,但不可能從中長期改變美國債台高築的困境,投資者繼續把資金由長債撤出,是大勢所趨。(權益披露:本人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人或本人之聯繫人或本人所管理基金並無持有文中所述個股。)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