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美國「天價」醫療費用將美國人壓得喘不過氣,《華盛頓郵報》報道,不少人決定離開美國,移居實施社會醫保、全民醫保或醫療花費較低的國家。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公共衞生學院的柯明斯基表示,對於當地患有慢性疾病人士或中低收入階層而言,這是一個強烈的動機決定移居,「無論從哪個角度衡量,美國醫療保健體系都是全球最昂貴的。」

52歲的桑塔格於2019年在中國教授工商管理課程,有一次因不慎跌倒造成頭骨骨裂,留院5日後在家人勸說下返美接受治療,卻沒想到這成為噩夢的開始。桑塔格在中國的醫療賬單僅為1,300美元(約1萬港元),然而在美國,手術費經協商後仍高達10萬美元(約78萬港元),令她終身背負債務。

患病無法工作終破產

桑塔格原本在美國經營服裝生意,此前遷往中國便是因無法忍受美國醫療衞生體系。桑塔格患有慢性炎症性腸症狀克隆氏症,在此次受傷的10年前,她「為獲得醫療保險」而嫁給當時的男友。結果結婚不足一年便因腸道破裂,令其背負兩萬美元(約15.7萬港元)醫療賬單,又因疾病令她無法工作還債,最終破產,數年後男方亦與她離婚。桑塔格抱怨即使擁有醫保,餘下費用仍難以承擔,她離開美國是別無選擇。

《華郵》指出,美國人依賴僱主提供的醫保計劃,但對於桑塔格般的自僱人士,他們要麼因年齡不足而不適用面向長者等的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要麼因入息超額不符合聯邦醫療補助(Medicaid)資格。美國人口普查局數據顯示,儘管92%美國人在2022年擁有醫保,但非牟利健康政策研究機構KFF指出,仍有逾四成美國人背負各種形式醫療債務。專家解釋,美國醫保沒有止損條款,亦沒有限制家庭醫療債務上限,令美國醫療負擔超過其他發達國家。

桑塔格現已移居意大利,享受當地的國民醫療體系,但仍需償還在美國的債務。她表示很享受現在的生活,能放心看醫生,亦可享受不含農藥的優質食物,令病情控制良好。但她因沒有醫保而不敢返美,無法陪伴患阿茲海默症的母親。

股癬叫救護車盛惠39萬

韓裔加密貨幣交易員吉姆在得州長大,19歲時因不了解救護車費用而撥打急救電話,最終僅確診為股癬,卻面臨5萬美元(約39萬港元)賬單,因此數年不敢看醫生。吉姆已移居韓國,他表示就算沒有韓國國民健康保健,他仍能輕鬆負擔醫療費用,「我覺得美國的醫保就像騙局,他們多收你的錢,當跟他們溝通協商時,他們就會降低賬單。

61歲的威爾拉德三度抗癌,她在健康情況最差時經歷11次手術,幸好當時可透過Medicaid支付,但到情況好轉收入增加,卻又不符合資格。威爾拉德因無力承擔後續治療,經常要靠食品券、社會救助和朋友接濟度日,最終被迫遷往法國,「我的年紀漸大、需要更規律的醫療,在美國卻無法承擔。」威爾拉德6月因嚴重貧血住院9天,被診斷出患有胃腸道腫瘤。法國醫護人員安慰她不用擔心費用,表示她的醫保卡正緊急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