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劍為鴿》180cm×180cm水墨設色。 作者畫作

趙志軍(號大郡字之境)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8月15日是一個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紀念日。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付出了巨大犧牲,最終與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一起贏得了勝利,為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為了紀念這個偉大的日子,紫荊雜誌社於今年6月17日,安排我和十多位香港與內地知名藝術家實地探訪了香港抗戰遺址,為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專題展覽采風。藝術家們探訪了香港多處抗戰歷史遺址,包括烏蛟騰抗日英烈紀念碑、沙頭角抗戰紀念館和香港海防博物館。藝術家們此行旨在親身感受香港在抗戰時期的歷史氛圍,為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收集創作素材。

在香港海防博物館,我看着炮台上鏽跡斑斑的海防大炮,閱讀着展板上的圖片和註釋文字,內心非常沉重,充滿了怒火和仇恨。但善良本性和理智告訴我,不能宣揚仇恨,我們悼念為民族存亡犧牲的英雄和死難者,是為了牢記血的教訓,不讓歷史重演,是為了和平。這就是我的中國水墨藝術作品《鑄劍為鴿》的創作主題。

回到工作室,我面對着宣紙苦思冥想,決定畫一幅香港海防博物館鏽跡斑斑的大炮。一門突兀的大炮和波濤洶湧的大海,以及浩瀚的天空,在構圖和表現上非常有難度,但又非常具有挑戰性。

我畫了幾幅草圖,經過仔細研究,對其中一幅比較滿意。大炮蹲踞在炮台上,炮管微微仰起,黑洞洞的炮口指向遠海,彷彿還在履行着那個早已被歷史遺忘的使命。極目望去,海面浩渺無垠,波濤起伏,海面下暗流交錯,如同無數沉睡的巨龍在翻騰、在呼喚!血色的天空,猶如戰爭帶來的創傷,沉沉地壓向大海,彷彿蒼天也在垂首哀悼,時刻呼喚國人勿忘國恥!三羽白鴿棲息在鑄鐵炮管之上,兩隻正在愜意地歇息,另一隻展翅欲飛,意喻世人珍惜當下,共同維護和平。

這幅作品採用濃墨重彩對比強烈的畫面形式,大炮以逆光的視角和厚重的濃墨來描繪,融入西方繪畫的透視和明暗表達,凸顯大炮的厚重和威嚴,炮的底座運用中國水墨山水畫山石的皴法和罩染,恰當地表現了鐵鏽斑駁的滄桑感;大海的波濤運用中國水墨畫積墨的技法,層層疊加,濃淡乾濕及留白也恰到好處,多次分染,表現出大海洶湧澎湃的厚重;天空用不同的紅色平染積色,猶如鮮血烙印般凝重。

這幅作品極具視覺衝擊力,向世界表達出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和平是人民的永恒期望,我們要凝聚愛國主義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使中華民族永遠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