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立法會議員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香港致力成為國際創科中心,本屆特區政府決心推動創科落地,是次由本地公司成功研發的「衛星導航干擾預警機系統」項目,充分體現「政產學研投」合作,彰顯了香港本地自主研發的實力,相信在特區政府的積極引導下,香港未來的創科大環境將迎來更多突破,為香港的繁榮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立法會議員、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黃錦輝表示,本屆特區政府決心推動創科落地,已投資超過2,000億港元在創科領域,並積極與深圳、河套區合作,這一方向無疑是正確的。
他說,今次項目成果彰顯了香港本地自主研發的實力。過去香港曾因信號受到嚴重干擾而取消無人機表演,如果有像「哨兵無人機」這樣的偵察機提前做好測試,將對相關活動的順利進行提供極大幫助。在低空經濟中,除了表演,貨運等領域也至關重要,提前偵查航道能確保飛機安全。
「這項本地自主研發的成果,不但可以解決實際問題,更為香港在相關領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黃錦輝表示,香港致力成為國際創科中心,在《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中,已強調要充分利用大學和研發基地做好上游工作至關重要,並注重產業化發展。
未來,他希望香港不僅要在科研上游持續深耕,更要培育更多新興的創科產業。相信在特區政府的積極引導和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香港未來的創科大環境將迎來更多突破,為香港的繁榮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立法會議員、大灣區低空經濟聯盟創會會長葛珮帆表示,樂見招商局碼頭與本地企業的合作項目產出成果,該項目充分體現「政產學研投」合作,央企與香港中小企攜手提升科研實力。她對年輕又多元的項目團隊印象深刻,成員包括香港、內地及「一帶一路」人才,展現香港國際化吸引力。
22個「監管沙盒」項目年內見真章
葛珮帆透露,低空經濟涵蓋建築巡檢、電力巡查、城市管理等多領域。例如,無人機可應用於大廈玻璃幕牆的巡檢與清洗,成本低、效率高,使用無人機進行電網巡查及跨境低空物流項目,均有充分商業潛力。目前已獲批的38個「監管沙盒」項目中,22個已開始試飛,預計年內可全部展開。
「結合冷鏈技術,新鮮海產等高價值產品就可通過無人機從內地或日本運抵香港,原本水路需要5至6小時,無人機可能只要一小時。」無人機在城市管理中亦有廣泛應用,如監察非法捕魚、暴雨後露營營地巡檢等。葛珮帆建議政府建立中央協調平台,整合各部門的無人機應用,避免重複飛行,促進資訊共享。
據葛珮帆了解,在已提交的72個沙盒申請中,有8個項目涉及載人飛行。大灣區低空經濟聯盟正與政府部門合作,計劃年內確定載人飛行器試飛路線,初期會以模擬負載測試安全性,「載人飛行器的落地需完善法例支持,安全是首要考量。」 ●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子龍、唐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