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匯智庫提出12項特首施政報告建議。

香港文匯報訊 明匯智庫今日(13日)舉行《2025特首施政報告建議書》發布會,公布圍繞青年居住及置業、創新創業、人工智能及創科教育三大議題所提出的12項建議。當中包括建議政府容許青年提取強積金作為首期置業,並提供以強積金為擔保的「首置免息貸款」、「青年置業儲蓄計劃」等支援措施。另外亦建議一系列措施完善大灣區青年創業創業生態圈,和優化創科教育,提升青年數字教育素養。

全國青聯委員,明匯智庫副總監黎達成表示,明匯智庫今年委託香港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在6月透過網上問卷,收集了逾千名15歲至31歲香港青年的意見,結果顯示約45%的受訪青年把置業視為人生優先目標,但大部分受訪者月入不高(中位數約1.85萬港元)。近七成具專上教育背景但薪酬增長追不上樓價飆升;僅約22%對5年內成功「上車」有信心。

黎達成表示,明匯智庫建議政府可推出針對青年的⼀次性或長期支援措施,減輕首置和供樓負擔。尤其是允許青年提前提取部分強積金累算權益,用作購買首置自住房屋的首期資金。同時,設立以個人強積金為擔保的「首置免息貸款」及提供首期資助津貼。

協助進行有關研究的香港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朱兆麟補充,政府現行的緩解青年居住困難及資助青年置業計劃行之有效,不過也有供不應求及輪候時間過長等問題,建議在資源分配機制上,更多地考慮青年的需求,例如提高青年之中單身人士在資助房屋中的配額至至少20%,擴大「白表/綠表置居計劃」,讓中等收入的青年家庭亦有置業機會。考慮在資助房屋項目中引入延遲支付部分首期或提供免息貸款墊付首期的措施,盡量降低青年購買資助房屋的門檻。

出席發布會的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明匯智庫榮譽顧問黃冰芬表示,建議政府需加強青年創新創業支援,例如善用港投公司基金增設2億元的「青年創新創業投資基金」專項基金,舉辦完善在大灣區創業生態發展。在推動創科教育方面,香港目前很重視人工智能的發展,政府應設立人工智能產業資訊平台,提升青年對人工智能認知及應用,培育青年數字素養。

此外應盡快推出《香港人工智能發展行動計劃》,明確人工智能在教育,金融、醫療、物流、智慧城市等領域的應用目標。因此,明匯智庫期待行政長官在今年的施政報告對上述問題有所回應。她作為全國人大代表,也會向內地有關方面反映,協助推動兩地合作,進一步加大對港青在大灣區創新發展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