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美聯儲減息預期升溫,市場預估年內或有3次減息,加上市場憧憬中央容許設立「購房通」有助引北水來港買樓的背景下,地產界人士料將進一步利好香港樓價本季走勢。美聯集團行政總裁(住宅)馬泰陽昨日表示,「美聯樓價指數」已由跌轉升,顯示樓價喘穩,料樓價本季有力升2%,創出十季新高。他相信,隨着樓市利好因素持續湧現,包括年內港息有機會跟隨美國下調、資金流入物業市場及「供平過租」推動置業需求,全年樓價及租金有望均錄升幅,將為4年來首次價租同展升勢。如果「購房通」落實推行,更將進一步帶動樓市需求。●香港文匯報記者 梁悅琴
美聯集團行政總裁(住宅)馬泰陽昨日表示,在拆息低企及息口下調、股市上升經濟向好,以及供應及貨尾續減等主要利好因素驅動下,相信新盤去貨速度理想,用家及投資客入市態度更積極,樓價本季有力升2%,創出十季新高。已破頂的租金在專才支持下,更將升3%。此外,在今年以來恒指上升24.2%帶動下,或助全年樓價及租金將為4年來首次同展升勢。
馬泰陽又指,5月起港元拆息快速回落,定存息率亦跟隨回落。金管局最新數據顯示,6月本港定期存款數字錄約10.13萬億元,較4月時高位減少約3.6%,反映資金流出。然而,本港存款總額仍持續增加,當中活期及儲蓄存款6月合計錄約8.54萬億元,較4月增加約1萬億元或13.2%,資金暫時轉至活期及儲蓄存款,顯示部分投資者或正部署將資金投放在其他投資板塊。假設目前約10萬億元定期中有1%流入樓市,即相等於1,000億元成交額,若以樓價1,000萬元單位計算,已相當於約1萬伙需求。
樓價靠穩 指數本年由跌轉升
美聯物業分析師岑頌謙昨表示,根據「美聯樓價指數」,樓價於2022年起已連跌3年,分別每年跌約14.9%、5.8%及6.9%。隨着樓價由高位回落,踏入2025年開始反覆靠穩,近期更現回升勢頭,最新(8月11日)公布的「美聯樓價指數」報128.2點,本年迄今樓價已轉為微升0.05%。
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昨表示,今年以來發展商積極推盤同時,銷情亦見不俗。以年內推出全新盤的數目及單位總數計算,首7個月共推27個全新項目,涉及9,309伙,分別佔去年全年約57%及62%。新盤魚貫應市,銷售率亦見上升,上述9,309伙單位已有5,981伙售出,售出率連升2年,由去年的57.8%升至64.2%,增加超過6個百分點,並創近5年新高,反映市民入市信心回升。
一手或減少「以價換量」策略
另外,根據美聯物業研究中心資料,今年第二季新盤溢價錄-8.3%,已連續12個季度「負溢價」。數據反映發展商採取「以價換量」的銷售策略,新盤定價普遍低於同區二手物業市場價格。雖然今年發展商推盤仍然低於同區二手市場價格,但隨着樓市需求增加,發展商新盤折讓幅度亦有所減少。
市場所關注的貨尾量亦有所消化。美聯物業研究中心資料顯示,截至7月,累積貨尾量約為20,239伙,按月跌3.2%,連跌6個月共累減12.5%,創2年新低。同時,房屋局公布現樓貨尾(即已落成未售單位)從高位出現回落,由第一季約2.8萬伙減至第二季約2.7萬伙。
馬泰陽相信,隨着樓市利好因素持續湧現,增加買家入市信心,加上美國年內再減息機會增加,港息有機會跟隨,相信會吸引部分資金流入物業市場。特別是「供平過租」的優勢擴大,不僅推動了置業自住的需求,亦刺激投資需求,為下半年樓市的價量提供持續的上升動力。此外,如果「購房通」落實推行,更將進一步帶動樓市需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