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龍倉集團(0004)昨公布中期業績,上半年集團扭虧為盈賺5.35億港元,去年同期則蝕26.37億港元,主要由於資產撥備及投資物業重估減值都較去年同期減少。受惠利息支出及稅項減少,集團在撇除投資物業重估減值等影響後,上半年基礎淨盈利增加約3%至20.35億港元;每股盈利18仙,派中期息20仙,按年持平。九龍倉預期,來自地緣政治、貿易和經濟的不確定性等外部環境因素可能會持續加劇市場波動,限制全球經濟增長,至於香港,料息口走向和整體經濟復甦步伐將成為左右樓市的關鍵。●香港文匯報記者 曾業俊
由於內地發展物業庫存減少,相關入賬下降,導致上半年營業額按年減少19.4%至56.69億港元,營業盈利按年跌13.9%至26.57億港元。期內,集團香港物業發展確認入賬收入上升56%至4.75億港元,營業盈利大跌83%至3,100萬港元。及至期杪,尚未確認入賬銷售額為3.05億港元。截至今年6月底,集團在港的住宅土地儲備達280萬平方呎。
吳天海:港利率趨低助穩樓價
集團主席兼常務董事吳天海表示,若香港利率繼續趨低、新供應量暫時得到調節,加上市民收入好轉及新來港人士帶動需求,預計樓價可以趨穩;但需求仍是不確定因素,如果需求能夠持續增長,期望可在一至兩年內消化大部分住宅庫存。
吳天海指,集團的長期物業投資組合隨大市升值,但短期內無計劃增持,主要由於目前物業投資市場有一定風險,一般而言不會太過積極增加投資。如有合適的地產項目,集團仍會考慮,但條件門檻較高,而且目前手上仍有地產項目未完成,若這些項目成績見好,集團會再考慮重新投資。現時集團的合資住宅項目正在銷售,初步反應令人鼓舞,但暫時未敢妄下判斷。至於內地寫字樓供應過剩,尤其一線城市如北京及上海都見供應過剩,集團寫字樓出租率雖未達理想目標,但現金流仍能維持正數,因此未構成財政壓力,亦不急於處理。
吳天海又指,今年上半年大灣區至全球貨運的速度及貨運量都受關稅戰等特殊因素影響,惟香港上半年過渡期內暫時得益。他認為,關稅戰仍是左右港口業務的最大因素之一,惟未來發展難以預計。
至於財務方面,吳天海指出,集團的人民幣負債主要用作對沖人民幣資產,目前的人民幣資產仍然超過人民幣負債,因此已經對沖了人民幣的匯率波動。集團以往持有的人民幣負債較現時少,主要由於以前人民幣利率較現時高,計算利率及匯率成本後選擇持有較少人民幣負債;後來人民幣利率大幅回調,集團增加人民幣對沖比例。至於資產是否要繼續撥備或減值,則完全視乎大市走向。假如大市上調,便會隨之上調收租物業,反之亦然;但出售物業因為要遵從會計政策,因此只會跟隨大市下調,而不會上調。
負債比率續維持低水平
九龍倉業績顯示,集團的資本結構繼續維持穩健,負債比率繼續維持4.4%低水平,借貸年利率下降至4%,利息保障倍數達13.4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