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文匯網 記者 李陽波)「我現在最怕的就是時間過得太快,因為在世老兵大都已過耄耋之年,很多更是到了百歲高齡,所以我需要和時間賽跑,而且要盡可能地跑『贏』時間……」5年前,緣於對爺爺無盡的思念,還有連一張爺爺身着戎裝的照片都沒留下的深深遺憾,當時還在上大學的陝西90後青年韓佳龍就此拿起相機,開始義務為老兵拍攝影像。5年來,從兼顧拍攝到全職投入,韓佳龍帶領團隊奔赴全國11省46個城市,為320位老兵留下了珍貴的影像。「拍的老兵越多,我越發現自己做的還是很少,我現在唯一的願望就是能再快一點、多拍一些,盡我所能讓更多老兵留在被『看到』的歷史中。」
讓每一位老兵都不留下遺憾
時至今日,韓佳龍依然清晰地記得第一次拍攝時的情景。「那是我們咸陽的兩位老兵,當我到他們家裏去時,他們的親人都很支持我,兩位爺爺也都很開心。」看着照片中的兩位身着志願軍服的兩位老兵,韓佳龍說,那一刻他似乎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第一次拍攝的成功讓韓佳龍激動不已,也更加堅定了他的信心和決心。而讓韓佳龍欣喜和感動的是,當他把老兵的拍攝過程發到自己的社交媒體平台上後,很多老兵的親屬都主動找他,希望能去拍攝。「我突然發現,其實很多老兵的家人對於拍攝都有很強烈的意願和需求。」曾經有一位老兵的家人告訴韓佳龍,老人可能某一天就不在了,這些影像,不僅幫助他們「留住」了老人,更會把老一輩的故事和他們的精神傳承下去,讓後輩的每一個人都能永遠牢牢記住,他們的先輩是一位英雄。
奔赴千餘公里病房拍出攝影棚「大片」
2023年年初,一位攀枝花的老兵家屬聯繫到了韓佳龍。「攀枝花是全國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被稱為『英雄城』。當時這位老兵在住院,家屬問我看能否來病房拍幫老人拍一張。因為老爺子說,聽說在拍老兵,給他拍一張,這樣他就又一次『入列』,和戰友們『並肩戰鬥』了。」接完電話,沒有任何遲疑,韓佳龍一口氣連夜從西安開車到了攀枝花的醫院,因為時間對於他和老兵都同樣寶貴。
抵達醫院的時候,大概是早上六七點左右。「家屬當時說,老爺子一般在下午針打完的時候,精神狀態能好一點,看能否在晚上六七點的時候拍攝。」為了讓老人「入列」的更有儀式感,韓佳龍決定在醫院為老爺子拍一張「大片」。「我的想法得到所有人都贊同,當地退役軍人事務局、醫院緊急協調,我們一起布置場景。」當晚,在所有人的努力下,老爺子出現在了醫院「攝影棚」,雖然老兵身患重病,但韓佳龍在按下快門的那一刻分明看到,他刻滿了歲月痕迹的臉龐上依然精神矍鑠,眼神中卻依然閃爍着鑒定不屈的光芒。
最難過是聽到老兵去世的消息
5年來,韓佳龍最怕的就是拍攝完不久,就接到老人去世的消息。「記得有一次,我去到老人家裏,痛哭一場。而現在我更多的是刻意迴避。」在韓佳龍的潛意識裏,他更希望的是和老人一直停留在拍攝時的幸福時光裏。「想念他們時,就看看當時拍攝的哪些影像,還有那些歡樂情景,覺得他們一直都在,從未離去。」
「我拍攝的有抗戰老兵,有志願軍老兵,他們都年事已高,其中有一位老兵已經106歲了,很多人也都存在不同的身體健康問題。」有一次韓佳龍去山東拍攝一位老兵,那是一位文工團的女兵。「我們去時,奶奶躺在床上,狀態已經非常不好了,連衣服都沒法換上,無法完成拍攝。奶奶躺在床上給我說,太遺憾了,她覺得太遺憾了。」那一刻,韓佳龍再也無法抑制自己。「真的很遺憾,真的很難過。」
5年來,韓佳龍曾遇到過無數的困難,資金、線索、團隊等等,但他從未想過要放棄。韓佳龍說,老兵們帶給自己的力量是無窮大的,每次在困境中,一想到他們當年在戰場上保家衛國,捨生忘死,那自己的困難不值一提。「人很難在一生中找到自己價值所在,就這輩子做這一個事兒,那只要能一直做下去,我覺得這一生也是值得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