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昀 施羅德基金管理(中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單坤 施羅德基金管理(中國)有限公司固定收益投資總監
2025年以來,先有美國關稅政策擾動,後有海外地緣衝突影響,但內地市場表現較為堅韌。上半年,上證綜指、滬深300、創業板指及中證500等主流寬基分別取得2.76%、0.03%、0.53%及3.31%的漲幅;債市方面,中證全債指數同期也上漲了1.14%。站在當前時間窗口,下半年股債兩市將如何演繹?哪些產業板塊的投資機會值得關注?對此,施羅德投資分析認為,2025年下半年內地市場可望呈現「股債雙牛」的格局。其中,股票市場主要為擁抱新經濟的結構性投資機會,而債券市場則較多為「緩慢成長,低通脹,低利率」的資產荒行情。
區域方面,大中華區等新興市場具備較大吸引力。其中,A股市場未來雖然仍存在不確定性,但經濟有下行壓力之下流動性始終偏寬鬆,決策也已充分認識到股市對於公眾信心和消費的影響,同時投資市場亦充分預期中美關係緊張因素。這些因素或有助於緩解市場下行風險,因此對於下半年A股市場,把握結構性機會或將成為投資「勝負手」。
GPU供應鏈可重點關注
從內地具體板塊來看,在周期性板塊方面短期可關注有色金屬的結構性機會,但板塊全面共振仍需等待宏觀需求出現明顯改善。工業製造行業板塊整體穩定,汽車價格戰或成為主要擾動因素。其中,整車企業估值處於合理水平,但零件板塊受主題交替影響出現調整,波動風險值得關注。消費性板塊或將呈現新舊分化局面,潮玩(潮流玩具)「出海」到國際市場成為新亮點。此外,新消費領域機會活躍,傳統消費仍處調整階段,市場風格偏向結構性機會。而近年來表現最活躍的科技板塊未來或將出現明顯的海內外分化格局,海外算力需求持續超預期成為核心亮點,可重點關注GPU供應鏈、光模組及高頻寬儲存等受益於全球人工智能 (AI)基礎建設的硬體環節。
在債券市場方面,兩個重要變化非常值得重視。一是美元指數的大幅波動以及人民幣的階段性走強。根據以往人民幣升值周期的表現,境內股票資產通常會有較好的表現。其二,伴隨美元持續回落,環球資本不再單一青睞美元資產,越來越多開始加大對歐洲及新興市場國家的配置。此外,目前美聯儲降息步伐日益謹慎,這些環球資本市場的動向為香港及內地資本市場創造了有利的外圍環境。
從宏觀角度來看,現階段內地正面對人口結構的快速變化和複雜的地緣政治局勢,內地經濟正在加速轉型,一系列核心政策不斷推動消費和科技使其成為經濟的新增長點。同時,內地已步入低利率環境,商業銀行1年期定期存款掛牌利率目前在1%以下,因此大類資產配置或多元化投資理念將成為未來投資的核心思維。而從大類資產配置的角度出發,2025年下半年可適當關注對於「固收+」、股票、海外短債和黃金的配置,以期共享內地經濟轉型期可能帶來的紅利。
信用債市場料續獲青睞
下半年內地債市場利好因素牢固,可望繼續扮演投資組合中的「壓艙石」角色,其表現值得期待。雖然債券市場的股息率一路下降,但反映了當前較為寬鬆的貨幣環境和較低的通脹壓力,預計2025年下半年宏觀環境依然支持債券市場的表現。受地產市場調整影響,2025年部分資金開始不斷流入金融市場。擁有低波動和穩健收益特徵的債券市場,尤其是信用債市場,持續受到投資者青睞,形成了較穩定的供需格局。當下債券市場仍處於穩定上行的慢牛行情中,但賺取超額收益的空間趨於收窄。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