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齡球是今屆全運會香港賽區承辦的群眾賽事活動,9名已退役的香港保齡球隊前代表,以及1名現役青少年隊隊員,以群眾運動員身份代表港隊出賽,於本月22日至24日在主場啟德體育園「Top Bowl」保齡球中心力爭獎牌。●香港文匯報記者 葉詩敏
港隊代表甄選賽已於今年4月選出男、女子各一隊五人隊伍代表香港出戰全運會,昨日他們在中國香港保齡球總會主席劉掌珠帶領下會見傳媒,並在「Top Bowl」舉行拜神儀式,場面熱鬧。
這支全運港隊中有不少熟悉面孔,因他們都是前港隊成員,男子組由前港將麥卓賢、甘兆麟、謝仲賢、現役青年軍謝樂生和黃子維組成;女子組則包括前港隊代表吳紫燕、陳淑嫻、譚舜而、李詠茵及梁芝榕。
根據群眾賽事項目規則,為保障業餘選手公平競技機會,全職保齡球運動員不能夠參加選拔,而退役運動員和青年球手則允許參加。一班退役運動員實力超班,包括贏過三人賽世界冠軍的麥卓賢(Michael)再次代表港隊出賽。
談到與隊友組隊出戰甄選賽成功突圍獲選,Michael指5人近兩年合作組隊打本地聯賽,一周有三天晚上在南華會比賽,看到新聞便組成「Brilliancy」參加選拔。他續笑說:「本身都是打算參與,沒有覺得一定贏到,這麼多隊選一隊,我們都是保持平常心去打這個比賽,沒想過會代表港隊再參加運動會。」他謙虛指「純粹是有少少好運再加經驗多少少」,才在77隊中脫穎而出。
麥卓賢因傷退役 放鬆心態享受全運
31歲的麥卓賢出道時曾有「新保齡神童」之稱,與胡兆康聯手踏上各項國際大賽頒獎台,除一起勇奪三人賽世界冠軍,亦曾在亞洲賽為港隊連摘3金創歷史,他個人也曾在世錦賽奪季,戰績彪炳。可惜因長年征戰累積不少新傷舊患,「好多傷,腳又傷腰也有傷」,去年年中,他決定退出港隊。
「退役後心態淡定了很多,現在打球,沒有以前那麼大壓力。」麥卓賢坦言,卸下港將身份能更輕鬆打球,享受比賽,「好像沒有一個抱負在這裏,以平常心去比賽。因為以前是很大壓力,去到亞運會你不贏牌,那個項目就沒有了(體院精英項目)。以前每一格球都很緊張,一定要全中就放鬆不了去打。」
麥卓賢對隊員默契有信心,指其中兩名成員謝仲賢和甘兆麟更是識於微時,14歲時就與前者一起合作出戰2009年亞洲青年運動會,當屆麥除了奪得男子單打賽金牌和男子個人全能銀牌,亦夥拍謝和隊友合力奪得男子四人隊際賽金牌。「其實我們都很熟悉對方打法和性格,應該怎樣打或者去配合會好一點。」除了現役青年港將謝樂生外,陣中其他隊員都是前港將,Michael對爭標滿有信心,「我覺得現在全國都是看港隊的,因為港隊始終實力不差,我們全部都是前港隊成員,現役也有一個,出外比賽經驗較佔優,加上有主場優勢。」
全運會保齡球設有單、雙打及團體賽三個項目,身經百戰的Michael直言:「三項都有信心,很大機會有三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