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千尋、洪澤楷)香港除了先進繁華的商業區可以隨意打卡、寫意漫遊,還有郊野天然風光吸引大批旅客來港。香港文匯報記者前日到西貢萬宜水庫東壩直擊,現場不少為專程來港行山遠足的旅客,其中來自中山的張先生向香港文匯報表示,東壩所在的香港地質公園於2009年正式成為中國國家地質公園,2011年獲接納為世界地質公園網絡的成員,因而慕名而來,加上香港交通便捷,一次來港足以享受香港的繁華和靜謐,「我會再來的。」
張先生當日與朋友從旺角乘巴士至西貢,再轉的士前往東壩,車資約150元。他們早有準備,攜帶水、遮陽傘、證件、充電寶等基本裝備,背包重約3公斤。張先生表示,雖然即日往返,但因為香港交通方便,過關後大約1.5小時就到埗,「乘坐的士很方便,如三四人同行,分攤的士費用相對划算。」
特區政府積極推動「無處不旅遊」政策,除開拓新興旅遊熱點,亦致力整合及深化現有資源,提供更多元化選擇,提升旅遊吸引力,同時分散人流,減輕熱門景點壓力。
區議員倡宣傳更多西貢景點助分流
西貢區議員張美雄指出,現時不少遊客集中前往東壩,但其實西貢除了東壩景點外,尚有不少具代表性的地區值得推廣,包括海鮮街、充滿本地風貌的舊區小店、擁有數百年歷史的天后古廟及蠔涌車公廟,以及橋咀洲、鹽田梓等離島。他建議旅遊發展局加強對其他具特色景點的宣傳,開發多元化旅遊路線及行山徑,引導旅客分流,避免單一景點承壓過大。
業界擬推「四徑」主題旅遊產品
香港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表示,現時部分旅行團已安排遊客在參觀東壩後轉往西貢市中心用膳和消費,既有效分散人流,也有助帶動地區經濟。
他透露,業界正配合政府推動郊野旅遊的策略,計劃於今年第三季至第四季推出以「四徑」(麥理浩徑、衛奕信徑、港島徑及鳳凰徑)為主題的旅遊產品,目標是吸引個人遊旅客,擴展旅遊市場。
崔定邦補充,除配合政府對於「四徑」的整體宣傳,業界亦會主動推介個別具潛力的行山路線,例如從鯉魚門以北的「魔鬼山」出發,沿途可遠眺維港鯉魚門入口,亦會途經將軍澳一帶,增添旅程趣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