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着智能機器人日益進入大眾視野,「機器人是否只適合表演?」「它們能不能代替人類幹活?」等話題屢屢引發熱議。香港文匯報記者在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上看到,相比去年重點展示機器人行走、對話等基本功能,各大參展商今年紛紛在展台布置了商店貨架、工廠流水線、酒店吧枱等真實場景,讓自家的機器人從「動起來」到「幹起來」。此外,國產機器人加速「出海」也成為大會熱議的話題,一位企業負責人對香港文匯報表示,其產品已經在科研、教育等一系列場景實現海外落地,主要客戶不僅包括蘋果、英偉達等知名科技公司,在斯坦福大學(港稱史丹福大學)等歐美頂尖高校,中國機器人也是「搶手貨」。●香港文匯報記者 郭瀚林 北京報道
近年來,中國機器人產業出海的步伐持續提速。加速進化全球化負責人李超逸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透露,目前公司一半以上的收入都來自海外,主要聚焦在科研、教育等一系列場景,海外客戶不僅包括了蘋果、亞馬遜、英偉達等知名科技公司,在斯坦福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卡內基梅隆大學等歐美頂尖高校,中國生產的機器人也是「搶手貨」。
「海外客戶現在正廣泛採購中國機器人,作為二次開發的平台。」李超逸表示,中國機器人核心競爭優勢在於中國供應鏈的成熟和技術的領先。過去以性價比著稱的中國產品,如今已實現「高質低價」的雙重突破。
自研模型 快速掌握技能
搬運物料、超市撿貨、採摘水果……不僅「會整活」,還要「會幹活」,展廳中各式機器人紛紛走上自己的「崗位」。星動紀元展台上,兩台人形機器人星動L7在包裹傳輸帶上分工合作,一台專門負責智能分揀包裹,根據包裹的大小、形狀、重量等特徵精準抓取分類,另一台則專職智能掃碼。工作人員介紹,該應用場景使用了自研的端到端VLA模型,機器人無需預編程,通過少量數據就能快速掌握技能,搭配上靈巧手實現精準抓取,可高效完成物流工業的分揀工作。
雙手操作 高效精準作業
魔法原子公司首次線下展示了通用人形機器人「雙手操作」的工業流水線「點膠場景」。機器人可以「左右開弓」,雙手同時完成兩個電機的點膠作業。「這是我們的全尺寸通用雙足人形機器人『小麥』,在2024年底就已經進入工廠實地『打工』了。它能夠實現連續超過4小時不間斷作業,點膠動作精度穩定控制在1毫米至2毫米內。」魔法原子負責人說。
優必選提前布局亞歐市場
優必選展台上,首次對外展示了面向智能製造場景的工業人形機器人Walker S2。優必選副總裁、研究院院長焦繼超表示,經大量實地驗證後,優必選將工業人形機器人的應用聚焦在搬運、分揀、質檢三大環節。這些環節普遍面臨招工難、環境差、流失率高的問題,客戶對自動化的需求更為迫切,投資回報比也更清晰。據預計,2025年工業人形機器人的交付量在500台左右,是去年的50倍。他還透露,目前公司在新加坡、歐洲、日本等國均有出海布局。
中堅科技致力攻堅「大腦」
中堅科技副總經理、首席戰略官鮑嘉龍表示,中堅科技整合了海外和國內的資源,當前正致力於在機器人「大腦」的攻堅,「中國在科技人才培養方面優勢明顯,預計工程師紅利在兩三年後就會有大爆發。相信中國會在機器人賽道裏,率先引領全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