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廣東各地利用無人機對蚊蟲易滋生區域進行消殺。 香港文匯報廣東傳真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敖敏輝 廣州報道)經過一個多月持續防控攻堅,廣東基孔肯雅熱疫情得到初步控制。香港文匯報記者10日從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局獲悉,廣東新增基孔肯雅熱本地病例持續下降,過去一周(8月3日至9日)廣東省新增本地1,387例,與過去數周相比明顯減少。其中,8月9日,佛山新增病例142例,已連續12天呈現下降趨勢。廣東省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所長、傳染病防控首席專家康敏指出,佛山市疫情快速上漲勢頭已得到初步遏制,近期防控成效進一步鞏固。

廣東新病例周降幅超50%

此次廣東基孔肯雅熱最早由佛山順德區在7月8日監測發現,此後,至7月15日,一周時間內的確診病例達到478例。至7月19日,佛山一天24小時內新增674例,達到最高峰。此後,新增病例雖有反覆,但整體呈下降趨勢。至8月9日,新增病例已降至142例,再比前一日減少6例。

根據廣東省疾控局最新統計,從全省來看,8月3日0時至8月9日24時,廣東全省新增報告基孔肯雅熱本地病例1,387例,未報告重症和死亡病例。病例分布在佛山1,212例,廣州103例,湛江39例,清遠6例,深圳、珠海各5例,中山4例,惠州3例,韶關、東莞各2例,汕頭、江門、陽江、潮州、揭陽、雲浮各1例。廣東新增病例從每周高峰期約3,000例減少至1,387例,降幅超50%。

境外輸入風險持續存在

廣東省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所長、傳染病防控首席專家康敏指出,佛山市疫情快速上漲勢頭已得到初步遏制,防控成效顯現且得到鞏固。不過,儘管廣東全省新增報告病例數呈現連續下降趨勢,但疫情波及面廣,加上全球基孔肯雅熱疫情高發,廣東省對外交流頻繁,境外輸入風險持續存在;同時疊加汛期颱風、降雨等天氣影響,蚊媒活動頻繁,疫情防控還不能鬆勁。

佛山市衞生健康部門介紹,目前在本輪疫情中,佛山沒有出現重症、死亡病例,已有超九成病例痊癒。在科學高效開展蚊媒消殺方面,佛山在快速處置新發疫點的同時,持續攻堅重點村居,通過對病例持續高發的重點村居和鎮街開展多輪次圍合消殺。

廣東省疾控專家介紹,基孔肯雅熱是經伊蚊(俗稱「花斑蚊」)叮咬傳播的病毒性疾病。伊蚊偏好在小型的潔淨水體中繁殖,因此,翻盆倒罐清積水,特別是清理各類小型容器積水,是控制疫情傳播的基礎。

目前未發現嚴重後遺症

萬一確診基孔肯雅熱,是否會出現較嚴重的後遺症?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嚴海明表示,目前基孔肯雅熱病例均為輕症,佛山市已治癒出院患者年齡最大95歲,最小40天。主要表現為關節痛、發熱和皮疹,根據臨床特徵統計分析,其發生比例分別為90.1%、83.1%、70%,65歲以上老年人出現肌痛、乏力、噁心症狀更常見。大多數患者的症狀都可以在一周左右消退,目前沒有發現嚴重後遺症。

嚴海明表示,基孔肯雅熱主要的病變部位在關節,因此治癒出院的患者應注意休息與活動平衡,發病3個月內,要注意保養關節,避免負重、爬山、長跑,以避免造成持續性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