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輩林家聲有兩句說話在我腦海裏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一是粵劇改革,「進了三步,有時要退兩步」,走得太快,觀眾未必能全部接受,便要調整步伐。他認為就算只進了一步,也比停步不前好。其二是「改革粵劇,不要革了粵劇的命」。這句話可簡單理解為改革過程中,要保留粵劇藝術的特色。

林家聲以卓越的才華和不懈的努力,推動了粵劇藝術的發展。他的改革理念,既注重創新,又不忘傳統。他認為粵劇的改革不能脫離其本質。因此,在他的實踐中,我們看到了對傳統的尊重和對創新的追求。他不斷嘗試新的表演形式,使粵劇更加符合現代觀眾的審美需求。但他也深知粵劇是商業運作的文化產業,因此改革必須得到觀眾的認同,所以主張採用「進三步,退兩步」的市場策略,逐步提升觀眾的鑑賞能力,讓粵劇在改革中保持自身的特色和魅力。

林家聲對粵劇改革的理念與京劇大師梅蘭芳主張的「移步不換形」不謀而合。梅蘭芳認為京劇的改革應該在保持其傳統精髓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強調在改革中要尊重傳統,不能丟掉戲曲的根本。梅蘭芳在實踐中的表現,也是對這一理論的最好詮釋。他在表演藝術上不斷創新,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同時,他也非常注重對傳統劇目的傳承和發展,使京劇的藝術魅力得以延續。

我近日在網上閱讀了一篇題為《系出名門手工粵菜 ,雞子戈渣傳承幾代人智慧》的訪問,其中有兩段文字與兩位戲曲大師的理念有異曲同工之妙。受訪的大廚說:「像一道豬肚鳳吞翅,用上湯來煮魚翅已經很夠味道,再將魚翅釀入雞膛內吸收雞汁,最後把豬肚包裹着雞來煮,是三重滋味。前人為什麼堅持用這種方法來烹調,肯定有他的竅妙。有很多人覺得工序繁多而不再製作,但我們希望傳承給下一代人知道,那是上幾代人的智慧所創造,要有懂得吃的人,才了解為什麼花那麼多工夫都要做,這些菜式有它們存在的價值。」至於學畫的老闆從臨摹古畫獲啟發:「因為根基會生出養分,去創作自己的天空。這跟劉師傅(大廚)的理念不謀而合——運用安叔(大廚的師傅)所教,再創出自己的新菜式,而靈魂還是保留下來。世界日新月異,不是要捨棄舊有的,而是怎麼運用繼續走下去?」

林家聲和梅蘭芳的改革實踐,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希望他們的智慧和勇氣,能激勵新一代在戲曲改革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前行,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共同推動戲曲藝術走向更加輝煌的未來。 ●文︰葉世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