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中心)今日(8日)公布登革熱個案的最新數字。中心傳染病處主任歐家榮醫生提醒市民,由於在夏季期間氣溫及雨量上升,本港蚊患情況可能會加劇,加上市民在暑假會較頻繁前往登革熱流行地區,因此本地登革熱的風險正在上升。
由8月1日至昨日(8月7日),中心錄得3宗外地傳入的登革熱感染個案,病人於潛伏期內曾到柬埔寨、菲律賓及泰國。
截至昨日,今年錄得39宗外地傳入登革熱個案。2024年共錄得161宗登革熱個案,包括156宗外地傳入及5宗本地感染個案。
世界衞生組織(世衞)資料顯示,登革熱的全球發病率在過去20年顯著上升,構成重大公共衞生挑戰。在2023年,全球80多個國家及地區共呈報了逾650萬宗病例和7,300多宗登革熱相關死亡個案。世衞於2024年更錄得超過1,400萬宗個案,創歷史新高。
登革熱在眾多鄰近旅遊地點普遍流行,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及越南今年至今已分別錄得超過2萬宗個案,新加坡亦錄得超過3,000宗個案。另外,根據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資料,廣東省今年至今共錄得465宗本地感染病例,於7月28日至8月3日的一周內已錄得157宗,其中以廣州、雲浮、中山和佛山錄得的病例最多。
有關香港和鄰近及海外國家及地區的登革熱最新情況,已上載至衞生防護中心的網頁。
歐家榮醫生補充:「本港經常有外地傳入的登革熱個案,每年間中亦有零星的本地登革熱個案。由於香港存在白紋伊蚊,本地市民有機會受感染。炎熱多雨的季節有利蚊子迅速繁殖。如控蚊成效不足,更有爆發登革熱的風險。因此,控蚊工作至關重要。不論在本地或外遊時,應時刻保持環境衞生、注意防蚊控蚊及採取個人保護措施。大家應緊記防止蚊子滋生及避免被蚊叮是預防登革熱的最佳方法。市民如從受登革熱影響地區回港,應在14日內繼續使用昆蟲驅避劑。若感到不適,應盡快求醫,並告知醫生外遊細節。」
評論